学科研究动态第六期
发表日期:2013/6/8 16:21:06 作者:蔡军 有1607位读者读过
上元中学
学
科
研
究
团
队
动
态
(第六期)
为 课 例 研 究 活 动 喝 彩
自从课例研究活动在我们上元中学开展以来,我们思想品德教研组的每个成员就积极投身到这一校本教研活动中,从一无所知到略有所知,再到付诸实践,我们走过了一条艰苦摸索之路,但值得欣慰的是经历了风雨,也感受着彩虹的美丽。经过两年的初步探索,我们体验着这一校本教研活动给学科教研工作带来的收获与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任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新课
关注课例研究的整个过程,它不仅是从一种教学设计到另一种教学设计的过程,更是大家借助这一载体,这一研究的平台,展开行动研究的过程。大家在这一过程中共同探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调整改进教学设计。它一方面体现出老师对教学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或矛盾所展开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教师个人实践反思、同伴合作互助、专业引领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上课教师,其他有或没有观察
作为教研组长,反思这一系列课例研究活动,深感有以下收获:一是教研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学习,听课交流研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所有教师都能感受着这一学习研讨的过程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即使是授课教师被观察员教师批得“遍体鳞伤”也是无怨无悔的,因为这对自己有好处啊,对自己有好处的事何乐而不为呢!三是小组合作探究、音乐欣赏、健脑操、课堂学习知识冥想、思维导图等友善用脑元素在课例研究中的体现以及在常态课堂中的运用更有助于学生课堂听课效果的提高,也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四是有针对性的课例研究活动更有助于教科研活动的开展,每次活动结束,要求教师撰写专题反思论文,使得教师更有题目可写,有话可讲。
(陈家顺)
9. 1单项式乘单项式(第一次)
上元中学 吴红梅
【教学目标】
1、 知道“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是进行单项式乘法的依据。
2、 会进行单项式乘法的运算。
3、 经历探索单项式乘单项式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有条理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单项式乘法性质的运用
【教学难点】单项式乘法性质的运用
【教学过程】 :
【问题情境】
你能用不同方法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建构活动】
活动一:
你能从运算的角度来解释
活动二: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计算的依据:
(1)
你认为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数学化认识】
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基础性训练】
例题讲解:
例1
(1)
巩固练习:P57 练一练1 (2)、(4)
例2
(1) (2)
【拓展延伸】
如图,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b b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请你利用研究单项式相乘的方法,研究单项式与多项式如何相乘?(预习单项式乘多项式)
2.课本P57页 习题9.1 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9.1单项式乘单项式(第二次)
上元中学 祁礼胜
主备人: 备课时间:2012-2 复备时间: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是进行单项式乘法的依据。
2. 会进行单项式乘法的运算。
3. 经历探索单项式乘单项式运算法则的过程,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单项式乘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运算法则及其探索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你能用不同方法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吗?
得出等式:
(a+b) ·(c+d)= ac+ad+bc+bd
揭示本章的课题《从面积到乘法公式》,进入第一节课的学习。
【建构活动】
活动(一)将几台型号相同的电视机叠放在一起组成“电视墙”,计算图中这块“电视墙”的面积。
(1)学生对不同的算式给予解释.
得到等式:
这里的出现的
(2) 再认识:对于任意数a、b,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说出每一步计算依据。
=3×3·a·b (乘法交换律)
=(3×3)·(a·b) (乘法结合律)
=9ab
活动(二) 计算下列各式并说明计算的依据:
(1)
活动(三) 思考讨论:你认为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数学化认识】
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1)积的系数等于各因式系数的积; ( 有理数的乘法 )
(2)相同字母相乘; ( 同底数幂的乘法)
(3)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要连同它的指数写在积里. 注意不要把这个因式丢掉
【基础性训练】
例1. 计算: (1) (2)(-4xy)·(-x2y)·(0.5y2)
练习1. P57 1.(4)(6)
例2.计算: (1) (2x)3·(-3xy2) (2) a3b2·(
练习2.计算: (1) (-x2)2·2xy2 (2) (-a)2·2b2-(-ab)2
(组长批改,小组讨论典型错误.)
【拓展延伸】
1、填空:(1) ( )·(-3xy)=-12x2y
(2) 2ab·( )=
2、如图,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课本P57页 习题9.1 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9.1单项式乘单项式》前测试题设计
上元中学 朱平
请直接写出结果,并填写运算的依据:
①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②合并同类项时,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相加.③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④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a2 · a3= ,依据为: (只填序号);
2.a2 +
3.(x2)3= ,依据为: (只填序号);
4.(2xy)3= ,依据为: (只填序号).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填空:
3′103′(2′102)
= 3′2′103′102 (依据为:乘法 律)
= 6′(103′102)(依据为:乘法 律)
= 6′105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计算:
§ 9.1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后测试题设计
上元中学 赵伟华
一、填空:
1.=
2.=
3.( )
4.( )
|
第1题 正确率 |
第2题 正确率 |
第3题 正确率 |
第4题 正确率 |
上午36人 |
|
|
|
|
下午36人 |
|
|
|
|
二、计算:
1.
|
正确人数和 正确率 |
错误人数 错误率 |
错 误 类 型 (统计说明:按步骤统计,错误不累计记录) | |||
乘方计算错误 |
同底数幂乘法计算错误 |
少b4 |
其他错误 | |||
上午共36人 |
|
|
|
|
|
|
下午共36人 |
|
|
|
|
|
|
2.
|
正确人数和正确率 |
错误人数 错误率 |
错 误 类 型 (统计说明:按步骤统计,错误不累计记录) | |||
乘方计算错误 |
单项式乘单项式出错 |
合并同类项出错 |
其他错误 | |||
上午共36人 |
|
|
|
|
|
|
下午共36人 |
|
|
|
|
|
|
上午后测正确率统计表
共36人 |
填空1 |
填空2 |
填空3 |
填空4 |
计算1 |
计算2 |
正确人数 |
34 |
33 |
24 |
31 |
17 |
21 |
错误人数 |
2 |
3 |
12 |
5 |
19 |
15 |
下午后测正确率统计表
共36人 |
填空1 |
填空2 |
填空3 |
填空4 |
计算1 |
计算2 |
正确人数 |
35 |
33 |
24 |
31 |
12 |
18 |
错误人数 |
1 |
2 |
12 |
5 |
24 |
18 |
上午前测
共36人 |
填空1 |
填空2 |
填空3 |
填空4 |
5(1) |
5(2) |
5计算 |
正确人数 |
36 |
32 |
35 |
32 |
30 |
36 |
25 |
错误人数 |
0 |
4 |
1 |
4 |
6 |
0 |
11 |
下午前测
共36人 |
填空1 |
填空2 |
填空3 |
填空4 |
5(1) |
5(2) |
5计算 |
正确人数 |
35 |
31 |
34 |
28 |
28 |
32 |
22 |
错误人数 |
1 |
5 |
2 |
8 |
8 |
4 |
14 |
单项式乘单项式前、后测分析
上元中学 赵伟华 朱平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这节课内容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我们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在有理数范围内乘法法则、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在七年级下册前一章刚刚学习了“幂的运算性质”。这些是进行单项式乘法的依据。这节课重点是会进行单项式乘法的运算。难点是正确理解运算法则及其探索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我们全体测量组成员围绕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研讨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之后对试卷进行批改、统计、分析。我代表测量组汇报如下:
一、前后测意图:
1、前测意图:检测学生学习新知时,是否具备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方法。教师根据前测情况可以在新知探索前补充相关知识,在课上把握讲解的落脚点,有效突破难点。
2、后测意图:诊断学生学习效果,为教师后续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二、前后测试题及数据统计
前测:
(1) 试题:
请直接写出结果,并填写运算的依据:
①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②合并同类项时,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相加.③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④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a2 · a3= ,依据为: (只填序号);
2.a2 +
3.(x2)3= ,依据为: (只填序号);
4.(2xy)3= ,依据为: (只填序号).
5、①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填空:
3′103′(2′102)
= 3′2′103′102 (依据为:乘法 律)
= 6′(103′102)(依据为:乘法 律)
= 6′105
②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计算:
(2)设置意图:
前测设计了5道题目:第一大题中的4道题中,第1小题考查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第2小题考查合并同类项法则; 第3小题考查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第4小题考查积的乘方运算法则。通过测试来了解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这样不仅为授课教师提供完善教学设计方案的信息,而且还能让教师更客观地把握学情,明确教师讲解的落脚点。
第5题,学生通过阅读材料,领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新的问题,这是本节课探索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的关键,当然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通过测试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探索法则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了解情况。
(3)参加测试的人数36人,答题情况如下:
题号 |
答对人数 |
答对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比例 | |
第1题 |
36 |
100% | |
第2题 |
32 |
88.9% | |
第3题 |
35 |
97.2% | |
第4题 |
32 |
88.9% | |
第5题 |
填空(1) |
30 |
83.3% |
填空(2) |
36 |
100% | |
计算 |
25 |
69.4% |
分析:
由上述5道题测试的数据可知,该班80﹪以上的学生具备具备学习单项式乘单项式的基本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单项式乘单项式的乘法计算的探究过程上不要用太多气力,花费太多时间。可以把时间花在本节课最重要的部分:让学生总结单项式乘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和对法则的理解与用语言表述上来。
建议: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过程。
由前测数据发现学生解答第5题时有11人出现错,学生无法理解所给材料中反映出的运算思路,而这个思路正是单项式乘单项式运算的实质。我们建议教材中给出的“做一做”由全体学生先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中交流。在用语言概括法则的环节中,建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而不仅仅局限于个别学生。
后测:
(1)、试题:
填空:(能力维度:知识技能,预设难度为:0.84)
1.= 2.=
3.( ) 4.( )
计算:1.
2.
(2)、设置意图:
后测测试时间5分钟,所以设置4个填空:都直接运用法则。
前2题是对法则的正向运用,后2题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2道计算:第一题融进了乘方运算。第二题简单的混合运算。目的是训练法则的运用和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题目设计对初学者有难度,但可以测试出学生综合计算的能力。
上午班级的测试结果:
|
填空1 |
填空2 |
填空3 |
填空4 |
计算1 |
计算2 |
正确人数 |
34 |
33 |
24 |
31 |
17 |
21 |
错误人数 |
2 |
3 |
12 |
5 |
19 |
15 |
分析:由后测数据发现:
1、填空3:符号错误较多。
2、计算1:符号问题、和乘方计算问题。
3、计算2:混合运算把加看作乘。
建议:
1、在进行混合运算算时教师要强调运算顺序。2、学生基本功还是不扎实。课堂上关注薄弱学生,及时点拨、补差。
三:数据对比:
前测对比:
后测对比:
数据分析:
1、 从前测的数据对比看:两个班级基础学情接近.上午班级的基础相对好,下午班级的两极分化情况较上午班级严重。针对前测发现的情况,教师在授课中,巡视时特别指导了一些薄弱学生,并增加了一个学生相互帮扶的环节。
2、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关键看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通过对后测得数据对比,我们发现,简单的直接运用法则问题2个班级学生处理都很好,但涉及到综合运算,两班有差距,还是看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是否扎实。后测数据也说明前测得结果上午班级基础好,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要高于下午的班级。
3、 但是改进教学后,我们发现基础学情薄弱下午的班级,在前四题本节课新授的知识的掌握上,要超过基础学情好的上午的班级。
教学建议:
1、对于上午的班级教师对后进生的基础还要再单独过关,不然会影响到后面的教学,避免两级分化日益严重。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了法则中的三点,基本达到预设。但只是教师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感受。我发现上午教师说了3遍,提问的学生只说了一遍,教师反复在强调。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建议下午授课的教师放手让学生总结,下午虽然提问了2个学生,才把法则总结到位,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总结的过程,对法则的理解更深,所以后测中正确率偏高。所以建议: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经历过程,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才够深刻。
3、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班级学情,部分内容学生凭已有知识和相应的预习能力可以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适当增加拓展的内容.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投入程度和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后,要能快速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引导学生谈个人想法。
我代表本组汇报完毕! 观点不同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分析结构 优化教学
——课堂观察——教学结构分析报告?
上元中学 刘世忠 吴琨 陈敏茹
湖熟中学 李江
【基本信息】
【观察时间】
①上午8:55——9:40,
②下午13:30——14:15
【上课地点】 南京市上元中学
【上 课 人】 ①吴红梅
②祁礼胜
【课 题】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1 单项式乘单项式》
【观察量表及视角解读】
观察视角的诠释
教学结构观察主要是指通过观察各教学环节的用时与设计,从而知道本节课的整体概貌,判断整堂课的教学结构是否合理?进而知道如何合理分配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如何改进本节课的教学结构?一般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包括: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数学理论、数学运用和总结反思.
问题情境
共计:5′22〞
共计:6′7〞
数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能引起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作为章节起始课,2位教师都利用章前图作为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很有必要,但是①
数学活动
共计:8′0〞
共计:18′38〞
数学活动一般是借助问题串展开的思维过程,通过认知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本节课以“规则”为主导的新授课:应注重规则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思考,观察其共性特征,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法则和性质,从而形成规律性认识(明晰法则)。两位教师均设计有效的问题串、分步实施的操作步骤,让学生清楚现在观察什么?讨论什么?计算什么?
数学理论
共计:0′54〞
共计:2′10〞
数学理论是指在数学活动对表象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抽象阶段,其中需要关注产生数学概念或数学模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而用数学的方式解释和反映;注重概念、性质的内化过程,揭示概念本质属性,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
本课的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要重视学生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转换,加强认识;学生要有内化的时机.
建议配备相关辨析、改错等小练习以增强内化过程.
数学运用
共计:27′25〞
共计:19′50〞
适度的数学训练(包括例题和练习)是形成并巩固数学活动成果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况和信息,是重要的内化环节.
两位老师都注重了例题的层次和数量;练习的安排与解答体现出了对例题的矫正作用;注重了解题的规范性、示范性,力争使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法则;
吴老师的课中,学生的思考、分析及解答的时间过多,主要是学生对法则的理解不透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的展示机会,展示面尽可能的大,从而暴露出学生在解题中常见问题,再让学生自己相互评价、质疑、补充更正,效果可能会更好,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长”有效与“短”有效的问题;祁老师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建议教师板书例1(1),强调直接运用法则优化运算 ,并对法则可以推广.
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包括拓展延伸与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主要是为不同层次学生发展设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吴老师的课中,可以给学生总结、回忆及交流的时间,不要简单重复知识点,建议从探索法则的过程及解题的收获(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有一个整体、框架式的认识.祁老师的课关注了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建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总结并发表自己的收获.
关注问题 关注学生
上元中学 徐芸
——课堂提问观察分析
一、设计意图
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也是课堂观察经常关注的问题之一。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课例观察、反馈,可以使教师有意识地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量表说明
以第一次上课为例:
三、测量分工
1、3-4人小组进行同时测量;
2、小组成员将测量结果进行汇总、补充,以便减少记录误差;
3、测量小组在课后对记录内容进行分析界定,并形成微型报告。
四、数据对比分析
1、关注问题的针对性与表述
项目 |
有意义 |
无意义 |
可调整 |
清晰 |
模糊 |
第一次 |
12个 |
3个 |
8个 |
19个 |
4个 |
第二次 |
11个 |
1个 |
2个 |
13个 |
1个 |
建议 |
第一次共计约23个问题,有20个问题有意义或可调整。 清晰的有19个,模糊的有4个。从数据来看,我们建议第二次上课教师:问题的设计要关注出发点和针对性,在表述问题时要避免一些模糊的表达,便于学生理解与回答。因此,第二次14个问题中有13个问题有意义或可调整,清晰的有13个,模糊的有1个。虽然提问有所减少,但针对性更强,便于学生理解。 |
5、关注学生回答分布
第一次共计28人次个别回答,且多为前排学生,未关注到后排学生。
因此,我们建议第二次上课教师:要关注提问的覆盖区域和影响的广度。
第二次共计24人次,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覆盖面上来较广,不再过度集中一些个别学生身上。
第1次
第2次
6、关注等待时间
第一次等待时间1达到10秒以上的有9次,占有意义问题或可调整
问题数量的比例为:9/26;
发现等待时间1、2太短,建议第二节上课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生有了思路后在进行讲解。
第二次等待时间1达到10秒以上的有12次,占有意义问题或可调整问题数量的比例为:12/37;等待时间1有了比较明显的增加,学生考虑问题的时间得以保障,也提供了一定的思维的训练空间。
而等待时间2的增加则说明教师有了明显的意识去保障其他学生的理解和质疑空间,建议以后尽量坚持下去并有所增加。
7、关注回答水平与问题水平的一致性
第一次
12人次的个别回答水平与问题水平对比,有5回答水平与问题水平不一致,其中3次回答水平低于问题水平,因此建议教师:要更好的处理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第二次
从12人次回答的问题水平与回答水平相比较分析来看,有2次问题水平与回答水平不一致,不难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给予了一定的等待时间后有了明显变化,对设计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和有效。
8、关注教师的理答方式
第一次上课发现教师理答方式中:重复答案比例较多,追问较少!建议第二次上课教师:理答语言要精练,重复答案要少,增加追问,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
五、反思与收获
(一)问有所指,活力互动
师生应在课堂提问的互动中碰擦出睿智的火花,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发智慧的主战场!
(二)问得灵活,追求有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就要具体情景具体对待,不可强求一致,但要牢牢把握住 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有效性。
(三)问得有趣,学得精彩
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
(四)灵活运作,及时调整
总之,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也是观察课堂经常关注的问题之一。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
江宁区初中数学“课例研究”课堂学生状态观察分析
上元中学 庆轩云、时良喜、陶莉
百家湖中学 徐其成
【观察时间】
下午1:30—2:15
【上课地点】南京市上元中学
【上 课 人】南京市上元中学 吴红梅 祈礼胜
【课题 】 9.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观察内容】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时的学习状态,并借助量表记录所观察的信息.
【观察方式】用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方法;学生是随机抽取的样本,样本抽取方法,本次活动两节课每个班各有36名学生,我们按小组的形式随机抽取了16名学生,其中A、B、C、D层次的学生各有4人样本约占总体的44.4%。样本的抽取具有随机性,每小组内的学生分别编号甲、乙、丙、丁…。
【观察过程】1、在小组讨论时观察学生的状态,记录现象;2、在学生独立思考时,观察小组里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方便操作,学生状态分三种不同情况记录现象:A层次表示学生听到老师布置的任务时能立即投入思考,积极进行看、量、写、算,得出正确的结果或正确率高;B层次表示学生
【量化表简介】
表格一:学生课堂状态观察记录表
“课例研究”课堂学生状态观察记录表 | ||||||||
学生 编号 |
活动 序号 |
小组讨论时 |
独立思考时 |
备 注(时间或内容或表现) | ||||
A |
B |
C |
A |
B |
C | |||
学 生 甲 |
1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上课时间、地点、执教人 |
课题 | |||||||
简要评述 观察记录人签名___________ |
表格二:数据汇总表
学生状况 |
A |
B |
C |
备 注(时间或内容或表现) | |
独 立 思 考 |
第1次思考 |
|
|
|
|
第2次思考 |
|
|
|
| |
第3次思考 |
|
|
|
| |
第4次思考 |
|
|
|
| |
第5次思考 |
|
|
|
| |
小 组 讨 论 |
第1次讨论 |
|
|
|
|
第2次讨论 |
|
|
|
| |
第3次讨论 |
|
|
|
| |
第4次讨论 |
|
|
|
| |
第5次思考 |
|
|
|
|
【本次活动两节课量化对比】
第一节课学生独立思考5次,小组讨论3次;第二节课学生独立思考4次,小组讨论1次
2节课数据汇总表
第 1 节 课 |
独立思考 |
A |
B |
C |
小组讨论 |
A |
B |
C |
1 |
3/16 |
2/16 |
11/16 |
1 |
2/16 |
9/16 |
5/16 | |
2 |
4/16 |
2/16 |
10/16 |
2 |
4/16 |
9/16 |
3/16 | |
3 |
8/16 |
5/16 |
3/16 |
3 |
0/16 |
9/16 |
7/16 | |
4 |
4/16 |
5/16 |
7/16 |
4 |
|
|
| |
5 |
3/16 |
8/16 |
5/16 |
5 |
|
|
| |
第 2 节 课 |
1 |
9/16 |
6/16 |
1/16 |
1 |
9/16 |
5/16 |
2/16 |
2 |
9/16 |
4/16 |
3/16 |
2 |
|
|
| |
3 |
13/16 |
0/16 |
3/16 |
3 |
|
|
| |
4 |
8/16 |
5/16 |
3/16 |
4 |
|
|
| |
5 |
|
|
|
5 |
|
|
|
【数据简要分析】
第一节课学生在形式上有5次独立思考,但只有2次有效, 3次流于形式,教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几乎都在1分钟之内,大部分的同学根本来不及思考,仿佛成了旁观者这样就导致学生参与率较低,只有个别好生能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第一节课小组活动2次,交流不太充分,教师给予学生活动的时间太少,只有少数学生积极参与,走过场的现象较严重,教师提问的面太窄,影响了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没有充分的展现出来,从而导致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错误率较高。由此我们建议第二节课无论是独立思考还是小组活动,教师都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的得出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度,使课堂效率得到切实提高。
【教学建议】
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活动追求的是质,而不是追求次数的多少,是在于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活动以及是否适合活动。活动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状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题中出现的问题,活动中教师及时给与指导,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和课堂效益。
第一节课汇总表
上元中学初中数学“课例研究”课堂学生状态观察记录表 | ||||||||
学生编号 |
活动序号 |
小组讨论时 |
独立思考时 |
备 注 (时间或内容或表现) | ||||
A |
B |
C |
A |
B |
C | |||
甲 |
1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乙 |
1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丙 |
1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丁 |
1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上课时间、地点、执教人 |
课题 | |||||||
简要评述:
观察记录人签名 | ||||||||
|
|
|
|
|
|
|
|
|
【数据汇总】
学生状况 |
|
A |
B |
C |
备注 |
独 立 思 考 |
1 |
10/11 |
|
1/11 |
2分 |
2 |
11 /11 |
|
|
2分 | |
3 |
10 /11 |
|
1 /11 |
1分 | |
4 |
1 /11 |
9/11 |
1 /11 |
2分 | |
5 |
6/11 |
3/11 |
2/11 |
5分 | |
小组 讨论 |
1 |
/11 |
/11 |
/11 |
2分 |
2 |
/11 |
/11 |
/11 |
4分 |
第二节课汇总表
上元中学初中数学“课例研究”课堂学生状态观察记录表 | ||||||||
学生编号 |
活动序号 |
小组讨论时 |
独立思考时 |
备 注 (时间或内容或表现) | ||||
A |
B |
C |
A |
B |
C | |||
甲 |
1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乙 |
1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丙 |
1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丁 |
1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上课时间、地点、执教人 |
课题 | |||||||
简要评述:
观察记录人签名 | ||||||||
|
|
|
|
|
|
|
|
|
【数据汇总】
学生状况 |
|
A |
B |
C |
备注 |
独 立 思 考 |
1 |
10/11 |
|
1/11 |
2分 |
2 |
11 /11 |
|
|
2分 | |
3 |
10 /11 |
|
1 /11 |
1分 | |
4 |
1 /11 |
9/11 |
1 /11 |
2分 | |
5 |
6/11 |
3/11 |
2/11 |
5分 | |
小组 讨论 |
1 |
/11 |
/11 |
/11 |
2分 |
2 |
/11 |
/11 |
/11 |
4分 |
《土地的誓言》(第一次教案)
上元中学 张海燕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并能试着仿写。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松花江上》营造氛围。
二、导入新课:从刚才播放的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简介创作背景:
四、字词检测
五、触摸语言、走进课文
1、四个小组课文朗读PK.
2、说说你最欣赏谁的朗读,为什么?
3、请你读一读最能扣动你心弦的语句?
六、 品读课文,小组探究:
1第一小组:词语的联想
2、第二小组——描写的方法
白桦林——参天碧绿
马群——奔流似的
第一段 蒙古狗——嗥鸣
高粱——红布似的
豆粒——金黄的……
第二段 在春天,东风……土壤……河流……柳条……
秋天,银线似的蛛丝……粮车……麻雀……稻禾……
过渡电影镜头式的景物描写。作者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又一个画面,众多的意象如列锦般排列在一起,纷至沓来,加上排比句式的大量运用,从而在文章中形成一种气势和力度,不断冲击着读者。这些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3、第三小组——修辞的运用
排比句: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比喻句: 奔流似的马群……红布似的高粱……红玉的脸庞……
拟人句: 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
排比句式连用,句式造成连贯的、逐渐加强的气势。比喻和拟人的使用,让我们感到这片土地美丽富饶,体现出作者对东北家乡的无比热爱眷恋之情。
4、第四小组——人称的变化
第二段起初写“关东大地”用第三人称“她”来称呼,而到了后边却改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用第二人称来称呼呢?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
起初把土地比作“我的母亲”,所以用“她”,感情比较平稳。后来由于作者情感的逐步激越,为了便于感情的抒发,对土地以“你”相称,用第二人称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作者直接对着土地倾诉了自己的热爱、怀想、眷恋,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
七、仿写:
1、仿照课文第一节中“当……的时候,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写一段话。
2、仿照“在那……在那……在那……”的句式写一段话。
要求:运用排比,描述多种具有特征的意象,运用恰当的形象的富有感情的词语修饰它们。
过渡语:在作者的笔下故乡是美丽富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可是那时神奇的、生机勃勃,美丽富饶已成为过去,神奇的、生机勃勃,已经消逝,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妻离子散,又多少人流离失所,现在故乡已是满目疮痍,东北大好河山沦为日本殖民地,华北失守,上海沦陷,还有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这块黑色石碑至今还镌刻着遇难者三十万,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妻儿,面对同胞惨遭杀戮,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满怀爱国激情的青年作家,在9.18十周年这天,义愤填膺、激情满怀,他写下了这篇《土地的誓言》,请大家倾听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八、体悟情感,倾听誓言:
1、请大家再读课文,看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这是作者对着深爱的土地发出的誓言。我要回去!我要战斗!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以及愿为家乡的独立解放牺牲一切的感情。
九、总结全文,发出誓言。
同学们,“九-一八”已成过去,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决不允许历史重演,“少年伟大则国伟大”请大家起立,一起朗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一段来发出我们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第二次教案)
上元中学 张海燕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
2、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并能试着仿写。
教学过程:
七、课前播放《松花江上》营造氛围。
八、导入新课:从刚才播放的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九、简介创作背景:
时光冉冉,
十、字词检测
十一、 朗读课文触摸语言
四个小组展示朗读
4、默读全文体会: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或技巧把自己对故土的这种热爱眷恋感情表达出来的?
5、教师总结
(一)词语的联想
(二)修辞的运用:
(三)感官的描写:
(四)人称的变化:
六,欣赏课文体悟感情
1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呢?
美丽 丰饶 神奇 生机勃勃……
这么美丽、丰饶的土地,这么丰富的景色描写,我们以第一段中的文字为例(投影),读一读: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美感呢?
这一段景物描写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才能读出美感呢?
热爱 自豪 眷恋 时而欢快 时而舒缓
过渡:同学们,作者热爱、怀念着这片土地,难道仅仅因为她是个美丽、丰饶的地方吗?(提示:作者还描写到了这块土地上的什么情景?)(家乡生养了他,家乡的土地上印下了他无数的脚印)
2文中哪些语言再现了他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场景呢?(投影文中语言)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
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作者是带着什么心情来回忆这些生活场景的呢?(学生思考
.这部分描写中好像有一个词与“快乐”的氛围格格不入,发现了吗?(“埋葬”)一般用于什么?用在这里恰当吗?为什么会用“埋葬”?(“九一八”)过渡
那么在回忆家乡的美好情景时,除了对家乡土地热爱和怀念之外,作者还会带着什么心情呢?
小结:这么说来,作者在回忆家乡的土地时的心情,不是完全沉浸在美好中的,有热爱、欢乐,还带着忧伤和沉重。)
5.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情感体会,分组朗读pk第二段中回忆的文字,一组读曾经的生活,一组读春天的生机秋天的收获。(投影文中语言)比一比,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七、过渡语:在作者的笔下故乡是美丽富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可是那时神奇的、生机勃勃,美丽富饶已成为过去,神奇的、生机勃勃,已经消逝,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妻离子散,又多少人流离失所,现在故乡已是满目疮痍,东北大好河山沦为日本殖民地,华北失守,上海沦陷,还有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在这块黑色石碑至今还镌刻着遇难者三十万,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妻儿,面对同胞惨遭杀戮,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满怀爱国激情的青年作家,在9.18十周年这天,义愤填膺、激情满怀,他写下了这篇《土地的誓言》,请大家倾听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八、体悟情感,倾听誓言:
3、请大家再读课文,看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这是作者对着深爱的土地发出的誓言。我要回去!我要战斗!
2这些誓言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呢?
坚定 自信 无所畏惧
九、牢记历史,发出誓言。
同学们,“九-一八”已成过去,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我们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决不允许历史重演,“少年伟大则国伟大”请大家起立,一起朗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一段来发出我们的誓言。
上元中学语文课例研究
——学生状态观察分析表(小组活动)
学科: 语文 班级:初一(10) 授课人:张海燕
课题: 土地的誓言 记录人:陈祖英 时间:2012.3.2
内容 或 任务 |
组 别 |
面向小组 或面向全班 |
学 生 表 现 |
检查 字词 朗读 课文 |
1 |
|
字词预习不够充分,如:炽痛和亘古就读错了。 |
2 |
|
朗读课文表现很好,有齐读、个别读,参与面广,配合很和谐,默契。 | |
3 |
|
朗读时,学生的感情很投入,读的很流畅。 | |
4 |
|
而第二节课,学生的预习要更充分。 | |
品读 课文 把握写作技巧 |
1 |
词语的联想 |
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很专注,能找出找准关键词,如炽痛、埋葬等词,并能很好的体会此种所蕴含的感情。 |
2 |
修辞的运用 |
学生对常用修辞的掌握很好,能说出常用修辞的作用。 | |
3 |
感官的描写 |
学生发言很积极,也都能在文中找出来。只是回答的学生数多了点。 | |
4 |
人称的变化 |
学生能发现人称是如何变化的,但不能很好的说出人称变化的作用。 | |
欣赏课文 理解内容 |
1 |
|
学生在听录音时很认真,听完就能踊跃发言,并且答案很到位。 |
2 |
|
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时,学生都能答出正确的感情。 | |
3 |
|
齐读时,学生的声音很响亮,很深情。 | |
4 |
|
| |
感受土地 体悟情感 |
1 |
|
学生很快便能在文中找到这些生活场景。 |
2 |
|
体悟情感时,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能找出关键词,并能体会这些词的内涵。 | |
3 |
|
通过这些词,学生已能系会作者的情感。 | |
4 |
|
小组比赛朗读时,个别学生有点紧张。 | |
倾听誓言 |
1 |
|
学生很快就找出作者所发出的誓言。 |
2 |
|
没有老师的启发,学生已能知道用怎样的感情去朗读这个誓言。 | |
3 |
|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完全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 |
4 |
|
| |
师生朗读比赛 |
1 |
|
学生朗读情绪高涨,声音洪亮。 |
2 |
|
师生都读完,学生评价很中肯,能评价出老师朗读好在哪里,学生朗读好在哪里。 | |
3 |
|
第一节课学生评价老师读的好,而第二节课学生评价他们自己读的好。 | |
4 |
|
|
座位表: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12 |
22 |
|
|
|
|
|
|
13 |
23 |
|
|
|
|
|
|
14 |
24 |
|
|
|
|
|
|
15 |
25 |
|
|
|
|
|
|
《土地的誓言》课堂结构分析
发言稿
南京市上元中学 蒋开慧
课堂结构,指的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及其顺序,我们观察组对第一次和第二次两节课从时间分配、教学流程做了如下分析:
第一、二节课教学流程:导入课文—字词检测—初读课文—品读课文—赏读课文—抒写誓言。两节课流程没有变动,只是在部分环节的名称上做了合并和修改,这样的调整条理更清晰。
图片和音乐导入,第一节课占用课前时间,两节都用3分钟。此环节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课文,既不浪费教学时间,又及时让学生“入静”较合理。歌曲放完,让学生谈感受,从而引入背景介绍。使得背景介绍不生硬,程序很流畅。
字词检测,采用学生开火车式的读,教师点评补充。第一课时用时2分钟,第二课时为1分钟。识字写字属于语文能力的基础,在中学阶段,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只有认识一定量的字,并牢固掌握,才能释词悟文,才能理解句子。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我们要鼓励学生自行进行字词学习,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
初读课文、触摸语言环节,采用事先分配好任务,四小组展示朗读的形式,第一节课用时8分钟,第二节课用时6分钟。这部分教师没有过多的分析,只是让学生感受课文、读出感受,学生小组展示的形式多样,并且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
品读课文、探究写法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都用时16分钟,这环节是前后两节课变化最大的地方。第一节课给定四方面,让学生的四小组就指定内容谈写作技巧。第二节课,让学生“读一下”它写得好的地方,分析是围绕了写作技巧。最
赏读课文、升华情感环节,两节课用时18分钟左右。围绕“怎样的土地—哪些生活场景—发出怎样的誓言”三个大问题,分成三大板块,而每一板块都有“什么内容—什么情感—朗读PK”。因为每个环节老师过渡的好,通过图片音乐的渲染,学生的情感也得到提升。这同时告诉我们赏析课文挖掘角度要多但不能零散缺乏逻辑性,问题设置浅显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这两节课在这一环节做得都很好。
为了更真实地全面地了解课堂结构的有效性,我们设计了学生评价表。其表的第一题“在课上,你的心情如何?”一上时有64%很放松,二上时有83%的同学是很放松的。这说明学生课前预习充分,课堂状态真实有效。第二题“你的朗读能力提高是因为”,一上时有66%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分析,二上时有75%的同学认为是老师的分析和朗读。这说明我们确定朗读的教学手段是有效的。第三题“你语言分析的能力提高是因为”,一上时76%的学生认为是随着老师的引导和不断地分析,二上时有91%认为是这样。这说明在二上前我们的结构调整是有效的。第四题“激发爱国情感的是”,一上、二上都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认为是课文内容,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被老师的讲解打动了。这正好与我们分析出的老师过渡自然相吻合,课堂伴着美文的朗读更显感人。第五题“最喜欢的环节”一上、二上都有41%的学生喜欢朗读PK,其他环节也有不少好评。
课堂最大的结构特点就是以诵读带动所有的教学流程。这篇散文适合学生朗读,以“读”带动“品”,“品”了再“读”好。教师开始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突破朗读的“瓶颈” ,使学生在初读就有模有样;学生试读
朗读有助于正确理解,有助于感受形象、语言的美,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时得心应手、意到笔随。叶圣陶老前辈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他曾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我们不能放弃语文之根本。同时,我也提出我的思考,朗读训练再细些,每次朗读都让多数学生有些收获,这就要求每次朗读教学要:要求更具体,层次更分明,角度更精细,活动更充分,形式更多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重视起朗读教学,指导好学生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深深扎根于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热爱我们的语文课堂。总之,第二节课比第一节课无论是大环节上的调整,还是小环节上的巧妙改进都使课堂结构和流程相对优化。这是我对本次语文课例研究从课堂结构角度做出的报告,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上元中学语文课例研究
——课堂结构分析表
学科:语文 班级:初一(10)、(11)班 授课人:张海燕
课题:土地的誓言 记录人:江恩慧 时间:
教学结构 |
教学步骤提纲 |
时间分配 |
目标的落实及重难点的突破 评价与建议 |
教 学 过 程 |
步骤一:导入(两课设计相同) 1、播放音乐《松花江上》,切换展示黄土高原和抗日战争时图文。 2、谈感受 3、介绍创作背景,出示相关图文,教师感情朗诵,导入课文。 步骤二、检测字词(两课设计相同) 步骤三:朗读课文,触摸语言 (两课设计相同) 步骤四:品读课文,探究写法 第一堂课 1、回顾技巧 2、教师命题,小组探究写法 ①词语的联想 ②修辞的运用 ③感官的描写 ④人称的变化 3、学生发言,教师评价 4、教师总结 第二堂课 1、过渡:语言写得怎样?(应该是“什么情感?”) 2、学生自由发言,探究技巧和写法,教师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3、教师总结写法 步骤五:赏读课文,体悟情感 (两课设计相同) 1、探究第一段:先欣赏课文片段朗读及图片,思考找出描写土地的语句并从这些语句中概括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指导朗读:应怀着自豪、热爱、眷恋的情感读,并齐读部分语段。(第二堂课没有安排朗读) 2、探究第二段:找出再现作者生活场景的语句。分析作者心情(开心、怀念、悲伤、沉重)。并指名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分段朗读PK,其他学生评价。 步骤六、倾听誓言 1、图文过渡 2、找誓言 3、 朗读指导 4、 师生PK 5、作业:抒写誓言 步骤七:全体起立,朗读誓言。 |
2分钟 第一堂课: 3分钟 第二堂课: 2分钟 第一堂课:6分钟 第二堂课:6分钟 第一堂课 15分钟 第二堂课 16分钟 第一堂课:16分钟 第二堂课:15分钟 |
两堂课都利用课前时间播放音乐及图片。音乐图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让学生入静,并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迅速地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起到很好的效果。图片与背景资料的引领熏陶,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把握了本文的情感基调——思乡、爱国。 两堂课都采用多媒体出示重要词语,学生开火车式朗读,教师正音正形的方式,学生参与面较广。第二堂课学生预习更到位,没有出错,用时较短。 在只有分工,没有朗读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和朗读方式来朗读课文,组内分工形式多样、朗读时声音响亮,且情感处理也很到位。两堂课用时相同,可见平时学生训练有素。 第一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技巧并由教师命题分工的方式探究写法,似乎有点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且各小组的学生只会思考本组的题目,不利于学生全面思考问题。本环节设计较多地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不能体现。 第二堂课改为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发言,教师此时只需稍加引导即可。学生思维面拓宽,参与面更广。效果更好。 深入文本,对语言文字进行细致地分析,学生自然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朗读时就能够融入感情了。且此时的朗读方式有了变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图文并茂,教师感情朗诵,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到此,学生的情感已经完全融入课文,朗读声情并茂。 联系现实,激发学生斗志。 |
评述结构特点:
本堂课必须包含浓浓的感情,通过作者的激昂的语句表达这种情感──从眷恋、爱恋故土到失去故土带来的愤怒、仇恨等;
教学中渗透了这种情感,整体上把握很好、而且能通过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等互动形式来体会、感染作者的情感和当时失去土地的感受。
整体结构完整有序: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实际,符合课型特点。
各个环节安排合理:重点环节与非重点环节内在联系紧密,过渡自然;各环节之间教学内容的分配与时间安排适当,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各环节安排符合学生的实有知识程度和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节奏形式科学协调:各教学环节中采用了多种组织形式,训练了学生听、记、思、读、说、做到合理调节。
课堂提问观察分析
费丹丹
一、课堂提问情况总体情况说明:
课堂主问题有11个,课堂大大小小提出的总问题数共计26个,比上午减少了15个。其中主要是对某一主问题的一些细化与分解式提问。例如品读课文环节中,提问“作者运用了哪些技巧与手段表达出这份情感的?”下面又分解为修辞、人称变化、词语赏析等角度的小问题。此外,习惯性的提问较多,如谈到感官时,连续出现了这几个问题:“感官有几种?哪5种?你找到了哪种?”显得比较急迫,容易造成压迫感。
二、课堂提问有效性问题
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语文技能,训练语文思维的,这就引出了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问题。
课堂提问要有目标意识。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体会作者对故乡炽烈的情感。从本课主问题的设计来看,都是紧紧扣住教学目标的。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下午在品析语言环节比上午有了很大的改进。揣摩语言的目的在于更深入地去体悟作者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咬文嚼字。上午的设计重在分析语句的表达,疏离了文本;下午回归到文本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了朗读的层次。
课堂提问要关注全体学生。学生层次是不同的,那么课堂问题也要有难易的区分度。
课堂提问指向要明确,表述要准确。下午的课出现了两个小插曲。第一个插曲是在全部朗读结束后,老师问“你感觉这篇文章的语言怎么样?”而两位同学的回答是感受到了思念、悲壮的情感。事实上接下去也正是问是用什么手段与技巧表达出这些情感的。因此这个问题原本就不是在问文章的语言特点,而是意在提问“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所以问题的表述出现了偏差。
另一个插曲是“作者热爱故乡仅仅是因为它美丽丰饶吗?”学生的回答开始从日寇的侵略角度出发,
上元中学语文课例研究(第二上)
——课堂提问观察记录表
学科:语文 班级:初一(11)班 授课人:张海燕
课题:土地的誓言 记录人: 费丹丹 时间:2012.3.2
问题序 号 |
问 题 内 容 (包括有效、无效) |
回 答 方 式 |
学生回答人数 |
评 价 | |
有效 |
无效 | ||||
1 |
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
S点 |
2 |
√ |
|
2 |
还有吗? |
|
|
|
√ |
3 |
“斑斓”的“斓”与“谰语”的“谰”有什么区别? |
S点 |
1 |
√ |
|
4 |
“浅浅”读什么音? |
S点 |
1 |
√ |
|
5 |
这篇文章的语言写得怎么样? |
S点 |
3 |
√ |
|
6 |
作者用了哪些技巧、手段表达这份情感的? |
S点 |
6 |
√ |
|
7 |
反复写出了什么感情? |
S点 |
1 |
√ |
|
8 |
还有吗?感官有哪几种?哪5种?你找到了哪种感官? |
S点 |
3 |
√ |
|
9 |
有没有其它方法? |
S点 |
1 |
√ |
|
10 |
排比有什么作用? |
S点 |
1 |
√ |
|
11 |
对母亲有什么情感? |
S点 |
1 |
√ |
|
12 |
斑斓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 |
S点 |
1 |
√ |
|
13 |
“炽痛”你想到了什么? |
S点 |
1 |
√ |
|
14 |
泛滥一般用来形容什么? |
S点 |
1 |
√ |
|
15 |
埋葬好在哪里? |
S点 |
1 |
√ |
|
16 |
人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
S点 |
3 |
√ |
|
17 |
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 |
S点 |
3 |
√ |
|
18 |
狐仙姑是什么? |
S点 |
1 |
√ |
|
19 |
如何朗读才能读出情感? |
S点 |
2 |
√ |
|
20 |
仅仅是因为她美丽富饶才眷恋吗? |
S点 |
3 |
√ |
|
21 |
哪些语言再现了他的生活场景? |
S点 |
5 |
√ |
|
22 |
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回忆的? |
S点 |
3 |
√ |
|
23 |
哪个词体现悲愤? |
S点 |
1 |
√ |
|
24 |
还有什么感情? |
S点 |
1 |
√ |
|
25 |
你最欣赏谁的朗读? |
S点 |
4 |
√ |
|
26 |
作者发出怎样的誓言? |
S点 |
2 |
√ |
|
26 |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 |
S点 |
2 |
√ |
|
28 |
|
|
|
|
|
29 |
|
|
|
|
|
30 |
|
|
|
|
|
备注:“T”教师;“S”学生;“自”自答;“点”点答;“无”无应答;“齐”齐答;“71”是指第七列第一个学生
上元中学语文课例研究(第一上)
——课堂提问观察记录表
学科:语文 班级:初一(10)班 授课人:张海燕
课题:土地的誓言 记录人: 费丹丹 时间:2012.3.2
问题序 号 |
问 题 内 容 (包括有效、无效) |
回 答 方 式 |
学生回答人数 |
评 价 | |
有效 |
无效 | ||||
1 |
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
S点 |
1 |
√ |
|
2 |
这是什么样的悲伤? |
S点 |
1 |
√ |
|
3 |
“斑斓”的“斓”与“谰语”的“谰”有什么区别? |
S齐 |
|
√ |
|
4 |
“浅浅”读什么音? |
S齐 |
|
√ |
|
5 |
大家准备好了吗? |
S齐 |
|
|
√ |
6 |
这篇文章的语言写得怎么样? |
S点 |
5 |
√ |
|
7 |
作者用了哪些技巧、手段表达这份情感的? |
S点 |
6 |
√ |
|
8 |
什么叫感官? |
S点 |
1 |
√ |
|
9 |
哪些修辞? |
S点 |
1 |
√ |
|
10 |
有夸张吗? |
S点 |
1 |
√ |
|
11 |
在哪里学习的呼告手法? |
S点 |
1 |
√ |
|
12 |
感官有哪几种? |
S齐 |
|
√ |
|
13 |
哪些词语用得好? |
S点 |
1 |
√ |
|
14 |
从“炽痛”一词中你看到了什么? |
S点 |
1 |
√ |
|
15 |
“金黄”让你想到了什么? |
S点 |
1 |
√ |
|
16 |
由“燃烧”想到了什么? |
S点 |
1 |
√ |
|
17 |
狐仙姑是什么?她的出现增添了什么感觉? |
S点 |
1 |
√ |
|
18 |
修辞手法有哪些? |
S点 |
1 |
√ |
|
19 |
把什么比作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
S点 |
1 |
√ |
|
20 |
还有吗? |
S点 |
1 |
√ |
|
21 |
是不是? |
S点 |
1 |
√ |
|
22 |
呼告有什么好处? |
S点 |
1 |
√ |
|
23 |
排比用来干什么? |
S点 |
1 |
√ |
|
24 |
还有没有发现? |
S点 |
1 |
√ |
|
25 |
用反复有什么好处? |
S点 |
1 |
√ |
|
26 |
哪里有嗅觉? |
S点 |
1 |
√ |
|
26 |
听觉有哪些? |
S点 |
1 |
√ |
|
28 |
斑斓是什么意思? |
S点 |
1 |
√ |
|
29 |
第几人称?为什么换? |
S点 |
3 |
√ |
|
30 |
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
S点 |
5 |
√ |
|
31 |
哪个地方看出生机勃勃? |
S点 |
1 |
√ |
|
32 |
用怎样的感情读出它的美感呢? |
S点 |
5 |
√ |
|
33 |
难道仅仅是因为美丽富饶而眷恋吗? |
S点 |
2 |
√ |
|
34 |
哪些语言再现了他的生活场景? |
S点 |
6 |
√ |
|
35 |
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回忆的? |
S点 |
4 |
√ |
|
36 |
仅仅有快乐与美好吗? |
S点 |
1 |
√ |
|
37 |
有没有不一样的感情出现? |
S点 |
1 |
√ |
|
38 |
“埋葬”应读出什么感情? |
S点 |
1 |
√ |
|
39 |
你最喜欢谁的朗读? |
S点 |
6 |
√ |
|
40 |
作者发出怎样的誓言? |
S点 |
1 |
√ |
|
41 |
用何种语气去朗读? |
S点 |
3 |
√ |
|
备注:“T”教师;“S”学生;“自”自答;“点”点答;“无”无应答;“齐”齐答;
《土地的誓言》前测、后测质量分析
徐纯玉 蒋海霞 芮宁
今天,也就是
前测练习,是为了对学生的课文预习情况做一个检测,根据
我们从初一10和11班这两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了36位学生的检测情况做了个简要分析。前测共5题,我们主要就第2题和第5题的答题情况作了统计与分析。第2题是字词检测题,题中基本囊括了本文的重点字词,主要考查学生的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能力。字词的预习其实是预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学生只要认真预习,难度不大。36份试卷中,第2题全对的有17人,正确率为49%,大概一半学生能做到认真预习。错3个的有2位学生,错4个的有1位学生。这应该是学生预习的真实反映。第4、5题是关于修辞的考查,第4题较简单,只要能识别修辞就可以了,学生正确率很高;第5题是要求学生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精彩句子,这也是考试常考题型,学生需要掌握。学生答题情况不是太好,36位学生中完全答对的只有4位,正确率仅为11%,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不会规范答题,想当然的写答案,答题缺乏条理。
后测共4大题,6小题,其中包括了前测中出现的字词和修辞练习。经过一堂课的的学习,我们依然抽取了前测调查的36位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观,或者可以这样说,
经过这次细致地分析,其实我们学到了很多,我们也在反思:学生在有老师听课的课堂上表现得比平时要认真很多,而一旦认真听讲了,学生的听课效率会显著提升;可毕竟我们平时的课堂不可能经
以上就是我们对本次课例研究前测、后测情况的分析,初次尝试,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
地理组课例研究活动回顾与感悟
上元中学地理组 周莉
课例研究就是教师联合起来,基于课堂教学平台,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研究活动。课例研究属行动研究,以下就我组的课例活动过程与活动中的体会作简要汇报。
一、课例活动回顾:课例研究活动在我校开展已进入到第五个学期了,我们地理组课例活动经历了观察思考——实践体验——活动总结几个阶段。
(一)观察思考阶段。(2010年4月-
1、开学第一、二周,教研组长传达学校“课例研究”活动的要求与研究活动的一般流程。
2、第三周全组成员登陆相关网站,学习了解什么是课例研究,每人撰写一篇学习体会,上交到教科室。
3、第四周确定本组“课例研究”成员及活动分工:上课教师——雍惠玲、徐恬;课堂前测与后测——周莉;课堂提问统计和分析——宋敏;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徐恬、雍惠玲;课堂结构分析——邵良。
4、第7周,我们抓住区数学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的机遇,全组成员全程观摩学习。来我校参加课例研究的教师都是我区数学界的精英,他们的精业精神、业务能力让我们折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课例研究式”教研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第8周,全组成员观摩学习为期两天的区物理教研活动,进一步理解掌握“课例教研式”研究的流程与核心步骤。
(二)实践体验阶段。在这四个学期中我组的课例活动依次为:2010—2011 学年上学期第14、15周由雍惠玲、徐恬就《世界气候》上了两节同课异构课;下学期第三周由周莉就《珠江三角洲》连续上了两节公开课;2011-2012学年上学期第9周由宋敏就《大洲与大洋》连续上了两节公开课;本学期第三周由邵良、宋敏就《日本》上了两节同课异构课。需说明的是常规课例研究需一人上课,五名观察员,而我组只有五人,根据地理课与地理组的实际情况,省去前测观察员,另外由于每次上课的人不固定,所以每个观察员的观察项目也不固定。
(三)活动总结阶段。每次活动后开课人重写教学设计、修改课件,小组各项观察员撰写活动报告,归整过程性资料(包括实录的音像),上交教务处。
二、课例活动中的感悟
1、课例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听课、评课
以往每学期每位教师也开公开课,往往是开过后开课教师留下一篇教案、一个课件,听课教师交了一张评价表,对这节课到底该如何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建议与措施。公开课活动主题不明确,开课内容由开课教师自订,较随意,评课时讲的多是优点,缺点提得很少,开课教师缺少显性化的实践反思,往往是低水平的重复。而课例研究有研究的主题,是严格意义上的选题,由几人共同商议选定的章节,评课时着眼于研究的探讨,评论多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中肯可操作的建议,特别是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反思与行为跟进,这是课例最有价值的地方。
2、课例研究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由于我校的课例研究是立足于常态课的研究,不是以往表演式的公开课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示范性。观察员对课堂结构、提问设计、学生动态的观察中发现优点与问题,也在后测中得到检验,上课教师根据建议对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进行修改,使得下节课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就具有了在同年级推广的价值。
3、课例研究使教研组与备课组活动有了实质性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与会议内容传达。每个组员在活动中都带着任务、目的参与,提高了听课评课的实效性,调动了教师参加教育教研的积极性。课例研究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4、课例研究有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对开课教师来说在反复磨课中更能把握课程标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得到提高、语言表达更为精练(就我个人而言,十几年的课堂教学中不知自己有口头禅,而通过看自己上课的视频与听课老师的建议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开始有意识地改变),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课堂行为,所以我组成员不抵触上课例研究课,乐于做被解剖的对象。对听课教师来说在听课过程中,一方面学习了同行好的教学策略与手段,另一方面通过制订选择与使用观察量表,也学习了做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为普通一线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提供了素材。去年我组有4位教师课题在区级立项,多人次在市、省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在我校教学反思评比中,地理组共有4人两次获奖。
总之,课例研究为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搭建了平台,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提供了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是一项高效实在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我组的课例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偏重于教师如何教的研究,对学生如何学重视不够,这是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改进重视的地方。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