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上元中学第二十六届运动会秩序册
发表日期:2014/11/1 0:00:00 作者:孟向东 有1526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上元中学第二十六届运动会
秩序册
目    录
1. 南京市上元中学第26届运动会竞赛规程
2. 南京市上元中学第26届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名单
3. 南京市上元中学第26届运动会裁判员名单
4.南京市上元中学第26届运动会代表队名单
5. 南京市上元中学第26届运动会竞赛日程表
6. 南京市上元中学第26届运动会田径类比赛分组表
7. 南京市上元中学田径比赛最高记录
南京市上元中学第二十六届运动会比赛的规程
一、比赛日期和地点:2014年11月5—11月6日 上元中学运动场
二、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南京市上元中学
2、协办单位:各处室、年级部
3、承办单位:体艺教研组
三、参加单位:全校各年级部以班级为单位组队参加
四、竞赛分组:初一年级组、初二年级组、初三年级组
五、比赛项目:
1、群体类:50米迎面接力、三分钟跳长绳、30秒踢毽子、立定跳远
2、田径类: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女)、1000米(男)
跳高、跳远、实心球
六、参加办法及报名要求:
1、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思想品德好、遵守校纪校规、学习态度端正的我校在籍学生。
2、各队可报领队1人(班主任),教练1人(班体委)
3、群体类各项目每班必报,各班参赛人数:
(1)50米迎面接力:10男、10女
(2)三分钟跳长绳:10男、10女、另加2名摇绳者(男女不限)
(3)30秒踢毽子:3男、3女
(4)立定跳远:3男、3女
4、田径类项目各班男、女组每单项分别限报2人,每人限报2项,人数不限
5、各班报名工作必须于10月23日前完成,过期按弃权处理。(具体报名方法见附件2)
七、比赛办法:
1、群体类项目,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田径竞赛规则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部分项目测试方法进行,比赛一律不允许穿钉鞋。补充规则如下:
(1)50米迎面接力(男女混合比赛):20名参赛队员(10男、10女)交接棒统一采用右手,同时接棒手必须采取绕杆方式;后位次接棒学生应与准备接棒学生有2米距离;当交接棒失误时,由当事的交接学生处置,其他人员不得处置。
(2)三分钟跳长绳(男女混合比赛):两名摇绳者相距3米以上距离摇绳,20名参赛队员(10男、10女)纵队站于其中一名摇绳者的一侧;比赛开始时,20名队员鱼贯跳过摇动的长绳(正方向)后,呈“8”字路线跑动到另一摇绳者一侧,继续跳过长绳,直到三分钟比赛结束;以成功跳过长绳的人次计数,多者名次列前;若计数相同,则以失误少者列前;再相同,名次并列。
(3)30秒踢毽子(男子组、女子组分别进行比赛):毽子可用大会提供的,也可自带,在1.5米半径的平坦圆内进行;运动员可采用左或右脚各类踢式将毽连续踢离接触点约20厘米以上,毽落地后可继续,在30秒内记数,统一发令和记时;各班以三位参赛者成绩总和排定团体名次,多者列前;如若成绩相同,则依次以各班计数最多、次多、最少者的数值多少判定名次,多者列前;如仍相同,则名次并列。
(4)立定跳远(男子组、女子组分别进行比赛):运动员两脚自然分开立定,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缘的垂直距离。每人只有三次机会,取最好一次成绩,以厘米为单位计两位小数。团体名次评定与30秒踢毽子相同。
2、田径类项目,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田径竞赛规则。
八、计分、录取名次和奖励办法:
1、群体类项目:按成绩各组别分别录取前八名。50米迎面接力与三分钟跳长绳分别以27、21、18、15、12、9、6、3计入团体总分;30秒踢毽子与立定跳远男、女组分别以18、14、12、10、8、6、4、2计入团体总分。
2、田径类项目:各组别各项目男、女组按成绩分别录取前八名,以9、7、6、5、4、3、2、1计入团体分;破校、区、市纪录分别另加7、14、21分,只加一次最高奖项分,不重复加分。
5、综合团体名次:各年级组按参赛班级群体类项目与田径类项目得分之和录取前八名,得分相同者,名次并列。
6、设“体育道德风尚奖”。
九、经费:各班经费自理,望各班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
十、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组织委员会名单
| 主 任: | 邰宝林 | 
| 副主任: | 徐国强  董云峰 李巧娣 | 
| 委 员: | 张高平  李义财  丁仁军  杨世林  薛义卫  孟向东 | 
工作机构名单
| 办公室主任: | 张高平 | 
| 办公室工作人员: | 李根网  宛东琴 | 
| 竞赛组负责人: | 孟向东 | 
| 竞赛组工作人员: | 时云荣  严慧霞  魏 爽  任俊华  朱海俊 张书烨 | 
| 安全保卫组负责人: | 丁仁军 | 
| 安全保卫组工作人员: | 潘伶俐  戴寿祥  孙发金  俞学文  校红会 | 
| 宣传组负责人: | 蔡  军 | 
| 宣传组工作人员: | 端木萍萍 笪丽莉  陈道明  陈 燕  薛 雯  邓  颖 | 
| 后勤组负责人: | 薛义卫 | 
| 后勤组工作人员: | 王康    朱克平  吕圣林  邓纪勇 | 
仲裁委员会名单
时云荣  邵  良 王金伟  
裁判员名单
| 总裁判长: | 孟向东 | 
| 副总裁判长: | 时云荣   | 
| 一、群体类裁判: |  | 
| 3分钟跳长绳项目负责: | 李义财  | 
| 3分钟跳长绳主裁判: | 时云荣  顾燕萍  | 
| 3分钟跳长绳裁判员: | 韩兴妹   李  峰  李朝辉  吕祥梅  陈祖英  杨秀娟   陶 玲  王  情  雍惠玲  周群益   龚  民  王圣芸  张春凤 | 
| 立定跳远项目负责: | 丁仁军 | 
| 立定跳远主裁判: | 任俊华  张书烨 | 
| 立定跳远一组裁判员: | 李生君  臧宁志 | 
| 立定跳远二组裁判员: | 顾红萱  姜  晖 | 
| 立定跳远三组裁判员: | 刘尹文  包小明 | 
|  |  | 
| 踢毽子项目负责: | 杨世林   | 
| 踢毽子主裁判:: | 魏  爽  朱海俊 | 
| 踢毽子裁判员: | 胡  丹  孟凡艳  徐 芸   谢朝霞  魏 俊  史兴红  金宝琴  张  露 许  洁 | 
|  |  | 
| 二、田径类裁判: |  | 
| 径赛项目负责: | 董云峰 | 
| 径赛裁判长: | 孟向东 | 
| 检录主裁判: | 顾燕萍 | 
| 检录裁判员: | 张凡权  柳  杰 | 
| 赛后控制中心主裁判: | 时云荣 | 
| 赛后控制中心裁判员: | 张高平   | 
| 发令主裁判: | 魏 爽 | 
| 助理发令员: | 谢志勇  夏永敢 | 
| 终点项目负责: | 李义财 | 
| 终点裁判长: | 任俊华 | 
| 计时裁判员:5日下午: | 陈其芳  李  燕  陈秋红  谢银花  张成娣  赵伟华  吴红梅  孙忠斌 | 
| 6日上午: | 陈  军  江恩惠  蒋海霞  夏明奇  张亚庆  吴  丹  朱  丽  朱桂红 | 
| 终点裁判员: | 王  敢   | 
| 检查主裁判: | 邓纪勇 | 
| 检查裁判员: | 学生会成员 | 
| 终点记录员:5日下午: | 宋  敏  | 
| 6日上午: | 侯  艳 | 
| 田赛项目负责: | 李巧娣 | 
| 田赛裁判长: | 时云荣 | 
| 跳高项目负责: | 丁仁军 | 
| 跳高主裁判: | 胡  平(5日下午)  陈海兵(6日上午) | 
| 跳高裁判员:5日下午: | 朱  平  吕圣宝 | 
| 6日上午: | 张小龙  陶  强 | 
| 跳远项目负责: | 杨世林 | 
| 跳远主裁判:  | 张书烨 | 
| 跳远裁判员: 5日下午: | 张长才  张定湖 | 
| 6日上午: | 王仕胜  祁礼胜 | 
| 实心项目负责: | 王金伟 | 
| 实心球主裁判: | 朱海俊 | 
| 实心球裁判员:5日下午: | 尹光海  徐  锐 | 
|  6日上午: | 徐  恬  甘跃旗 | 
| 编排记录项目负责: | 邵  良   | 
| 编排记录公告主裁判: | 严慧霞   | 
| 编排记录公告裁判员: | 朱鸿春    尹志斌  刘中伟   | 
| 场地器材裁判员: | 吕冬梅 |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