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关注学生——南京市上元中学开展期中教学视导暨师徒结对中期推进工作
发表日期:2018/11/27 14:24:31 作者:杨阳 有3008位读者读过
立足课堂,关注学生
——南京市上元中学开展期中教学视导暨师徒结对中期推进工作
教学视导是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观察、评估和指导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既能帮助上级领导了解课堂,走进教学一线,也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教学风格和水平的平台。为此,我校开展了 “立足课堂,关注学生”为主题的期中教学视导工作。
第一篇 南京市上元中学期中教学视导方案
为及时了解我校期中复习教学情况,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改进我校教学工作,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经学校研究决定,对我校三个年级期中复习迎考情况进行校内视导。现将相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视导小组人员分工:
1、七年级组:
组长:徐国强 副组长: 胡景明
组员:甘跃旗、邓纪勇、蔡军、张海燕、赵伟华、陶丽、陶亚丽、丁仁军、俞学文、张厚华、雍慧玲
2、八年级组:
组长:王金伟 副组长:杨固
组员:丁仁军、陈远根、徐锐、邵良、江恩慧、冯玲玲、任美灵、
杨阳、张小龙、刘世忠、侯艳、周莉
3、九年级组:
组长:邰宝林 副组长:钱永宁
组员:赵立龙、杨世林、俞学文、朱雪琴、陈敏兰、夏明玲
三、视导时间安排:11月5日—11月12日
四、视导要求:
1、本次视导分为三个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学校行政人员和青蓝结对活动指导教师。视导形式主要以听课、观察学生、课后反馈为主。
2、要求行政人员(未担任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任选本年级组两位教师进行视导,在2018年度青蓝结对活动中担任师傅的教师听各自的徒弟一节课。徒弟根据师徒交流情况认真填写《青年教师成长手册》中相关内容。
3、小组成员认真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与该班班主任反馈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4、视导结束后,请年级主任于11月14日前将本组《课堂教学评价表》收齐交至教务处,在教学例会上集中反馈。
南京市上元中学
2018年11月5日
第二篇 关于期中教学视导情况的通报
根据《期中教学视导方案》要求,校级领导及青蓝工程活动中担任师傅的指导教师深入教学一线,在期中考试前一周开展听课工作,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表》的检查和统计,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听课工作完成情况
从2018年11月5日至12日,有17名行政(除李义财校长外出学习外)和18名师傅上交了听课材料,授课教师27人,共计35课时。从检查情况来看,视导小组成员都能积极落实学校要求,认真开展听课工作,深入教学一线,了解课堂教学及班级管理情况,并对听课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记录。
二、教学视导获奖名单
一等奖:金保琴、孟凡艳、杨秀娟、张凡权、杨琼、王金花、宦伟建、
陶慧慧、佴天雨
二等奖:张蓉、周芳、舒李鑫、石峰、马琳娜、陶雅、金婷、朱子鹏、
程永富
三等奖:张强、张倩、夏青、张雯、徐涵、方露、丁仕高、钱倩芬、
薛紫琦
三、通过听课反映出的课堂教学情况(见表)
学科 | 优点 | 不足 | 建议 | A级 | B级 |
语 文 | 1、 立足于练,以练代讲。 2、 及时评价学生的问题。 3、 善于调动学生。 4、 注重与学生交流、引导语文课堂思维,注重与过去知识的交流,启发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追求新知识,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 5、 特别注意辨析知识点和题目的拓展、变异训练,学生在过程方法上受益较多。 6、 备课充分,讲解合理正确,师生互动较好。 7、 讲解清晰、结构合理,能将病句的类型讲解的很清晰明白。 | 1、 授课教师讲得多,学生主动性发挥不足。 2、 练习的不够。 3、 就题讲题,缺少迁移。 4、 孤立 的传授知识,课堂 生成不够,教学重点突出不够,互动基本没有,教学效益不是很明显。 5、 学生修改病句掌握的还不够好,不能有效修改病源,改正病句。 | 1、 课前充分预设 2、 授课放弃“通讲”模式 3、 以试卷讲评抓住重点,注重迁移设计 4、 让学生多讲,教师纠正后在明确病句修改的原则和方法。 | 3 | 3 |
数 学 | 1、 精心备课,注重引导学生暴露错题原因,点拨恰到好处,激发学生求知欲,效果很好。 2、 以学生为中心,提问面广。 3、 实物展台利用较好。 4、 学生评价练习形式较好。 5、 解题规范,强调到位。 6、 准备充分,能针对统一的复习讲义进行整合、拓展。 7、 讲解细致到位,能针对性的进行追问点评。 8、 把基础训练、例题教学划分为数学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先做,讨论合作。 9、 通过小题辨析概念,让学生容易理解。 10、推火车形式提问,集中学生注意力。 11、错题辨析增加的好,学生从纠正易错题中增加兴趣。 12、 错题纠正及时,针对性强,教师能用红笔订正。 13、 教师亲切,和学时互动效果佳。 14、 教师反复纠正学习不规范行为,教师示范好。 15、小组合作,多媒体运用多样。 | 1、 课堂容量有点少,太细。 2、 难点、重点突出不够。 3、 统一讲义上的练习不必一一做讲评,要针对班级学情做出适当安排。 4、 加强板书设计,防止随意过多。 5、 教学无板书课题。 6、 同类项概念中,必须强调“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7、 错误纠正当堂做,不要重复纠正。 8、 讲解重点出错部位,重点不突出,不到位。 9、 “难题”过的太快。 10、学生评价作业,放开程度不够。 11、为了抢进度导致讲解不透彻。 12、 困难生还应多关注。 | 1、 课堂上注重呈现解题 思路即可,在重要过程和运算技巧上最好板书。 2、 提高课堂容量。 3、 复习突出学生的易错点和教学难点。 4、 讲评后要在思路和方法上总结,让学生有所提升。 5、 要关注“两头学生”,优生布置拓展题,学困生加强课内辅导。 6、 讲题做到少而精,要讲透,学生要真正纠错,得到提升。 7、 课堂上注重“以优带困”,多关注边缘生。 8、 突出错题,放开让学生讲。 9、 课后多用时间解决困难生问题。 | 4 | 2 |
英 语 | 1、 课前准备充分,复习方法、技巧点拨到位,练习具有代表性,理论练习实践紧密,复习效果明显。 2、 课堂容量大、训练大、讲解多。 3、 教师讲解部分解题技巧比较到位。 4、 知识点梳理细致,重点突出。 5、 能举一反三,复习扎实全面。 6、 能面向全体学生广泛提问,课堂效率高,氛围好。 7、 教学流程规范,口语熟练、流畅,对习题涉及语言点很好的拓展,业务较为精湛。 | 1、 课堂上学生参与意识要多关注,找准失分原因,对症下药。 2、 听力内容被教师中途打断。 3、 容量太小,讲解太细,基础题太多。 4、 时间控制不太好,讲知识点多,练习少。 5、 复习知识点要板书,让学生看清楚。 | 1、 讲究复习效率,督促做好错题分析,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听完听力内容再点评。 3、 加大当堂训练内容,加强学生参与。 4、 要关注全体学生,复习课要少讲多练。 | 5 | 2 |
物 理 | 1、 作业批改检查到位。 2、 教学流程设计合理,环节完备,能很好的驾驭课堂。 3、 教师课堂教学层次清晰,难易结合。 4、 能把握学生易错点,针对性强。 5、 评价学生的方式多样有效 | 1、 老师讲解太多,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 2、 上课随意性大,反馈练习处理不及时。 3、 个别课题课稍作拓展延伸。 4、 对困难生应加大其“出镜率” 5、 教师巡查学生学习时应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 1、 认真备课,突出重点和学生易错点。 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3、 可适当让学生讲解题思路、方法。 4、 课后再跟上,学生学习效果会更好。 | 2 | 1 |
化 学 | 1、 紧扣重点要点难点,让学生解释原因,促进知识点掌握。 2、 课堂纪律好,讲课清晰、层次分明,完成授课任务。 3、 师生互动好,能掌握学生的典型错误,引导学生思考。 4、 选题恰当,有化学用语的基本训练。 5、 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呈现知识点。 | 1、 教学提问要全体与个体结合,注重整体提升和分层次教学。 2、 可以将同类内容归类。 3、 重点错误强调不够清晰,学生为什么做不出题不了解。 4、 缺少解题思路的归纳。 | 1、 将题目准备和学生基础强弱有效结合。 2、 分析学生错误原因,再准备练习。 3、 强化基础训练,注重运用基础内容解决问题。 4、 加强反馈补偿,针对集中错误点布置当堂作业。 | 3 | 3 |
思 想 品 德 | 1、 引导学生回答错误原因,能真正让学生理解题意。 2、 通过整理进场资料、学会圈画关键词,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等举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
|
| 1 | 0 |
历 史 | 1、 精心设计复习内容,简明扼要,以思维导图填空形式让学生完成,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题目的设计上突出重难点,针对易错点进行了强调巩固。 2、 讲解清楚,对比法教学能帮助学生记录重点内容。 3、 思路清晰,重难点突破有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关注学生学习状况,教学效果好。 4、 随堂落实考点,及时统计重点。 | 1、 要关注个别学生。 2、 在口头回答的同时,还要注重规范书写。 3、 要注意历史时间上的延续性。 4、 课堂讲解没有侧重点,泛泛而谈,缺少反馈补偿环节。 5、 讨论设计少,氛围不够活跃,拖堂。 6、 时间安排不合理。 7、 课堂纪律较松散。 | 1、 要多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2、 要指导学生材料题的注意事项。 3、 试卷必须先批改,才能发现集中错误,讲评才能有的放矢。 4、 必须增加反馈补偿环节,教学环节要完整。 5、 设计讨论话题,设计好板书。 6、 导语、衔接语要标准化。 | 3 | 3 |
地 理 | 1、 课堂纪律较好,能关联知识点,举一反三,知识点梳理清晰。 2、 教师自然亲切,课堂氛围好,学生主动配合,师生互动好。 | 1、 学生回答问题只讲答案,未分析原因。 2、 识图能力培养需加强。 | 1、 注重归纳分析,不能只做练习。 2、 注重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提升。 | 2 | 0 |
生 物 | 1、 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小组活动安排合理。 2、 课堂组织有序,选题恰当,反馈较好。 | 1、 小组活动缺少足够指导,对活动的掌控能力有待提高。 2、 需增加教学活动,手段单一。 | 1、 参加学生活动的指导与点评。 2、 多渠道调动学生主动性。 | 3 | 2 |
信 息 | 1、教学目标明确。 | 1、引课不足。 | 1、发挥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 | 1 | 0 |
四、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建议
1.加强师生课堂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对学生启发与引导的能力。
2.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中应加入案例、图样、实物等进行分析和讲解。
3.教师应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将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精湛娴熟的教学水平、精彩高效的课堂活动呈现给学生,以优良的教风带动优良学风的形成。
4.合理运用板书,采取板书与PP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不能过度依赖PPT。
5.要控制好课堂节奏,掌握好语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精神饱满,有针对性地上好每一节课。
南京市上元中学
2018年11月19日
1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