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校园动态>>>> 正文

南京市上元中学江宁共读读后感集锦(第33—36讲)

发表日期:2022/11/3 6:16:16 作者:陈远根 有812位读者读过


和煦如风  温暖有力

——南京市上元中学《君子之道》江宁共读有感(第33讲)

孙雨  2020年入职专业教师

本周是江宁共读第33讲,由李南南老师带领我们阅读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一书。
   中华文化中关于君子的描述不胜枚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意象,一种精神,一种风骨。文人墨客偏爱君子,歌颂、称赞、仿效君子。当代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在本书中列举了君子的九种品质:君子怀德、君子之德风、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荡荡、君子中庸、君子有礼、君子不器、君子知耻。
我对其中几种品质感触颇深。
   君子怀德。此言出自《论语·礼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小人,作为君子的对立面,经常和君子相比较而存在。朱熹则说,“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出之安。”君子怀有品德,并且不以境遇转移改变自身的立场。小人怀土,并非泥土,而是自己身处立场导致的视野局限。小人所处位置一旦转移,言语立场行动统统会改变。这就是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区别。人若只看脚下那一片土,只看头顶那一方天,永远不会走太远。
  君子中庸。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道德。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最擅长中庸之道,但是现在这个词的含义更多地被理解成处世圆滑。其实,这个词原本是说统治者治世不应太极端,应该用中间的,平和的方式对待百姓,不极端和圆滑是两回事。中庸不代表没有态度,或者无为,而是以平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师者,对待学生,对待教学,也应如此。不以极端的方式对待学生,同时也要坚定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君子不器。器,为器物。君子不应该物化自己,把自己当做器物。这一点在当代社会格外有思考价值。社会中,有越来越多的标准来衡量人。无论外界标准几何,君子内心当知,人是万物的尺度,任何衡量只是数据。这一点与君子中庸有共通之处。我可以参考外界的衡量标准,而不为之所困,不拘泥于线条规矩。一切极端都很可怕。
   君子,是中华民族理想的集体人格。虽没有永恒的君子,但我们可以向往、追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是传承,将这种精神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也想成为君子,成为夸父、精卫、嫦娥、女娲、愚公一样坚定有力的灵魂。

发展中前进 曲折中上升

——南京市上元中学《从1G到5G》江宁共读有感(第34讲)

唐再飞  2020年入职专业教师兼班主任

今天的江宁共读讲的是5G这一最新技术。G的全称是generation,中文意思是"代",5G的意思就是第五代信息技术。以下是我的听后感。

首先,越是对社会带来深远变革的技术来得越是悄无声息。例如,电灯与电脑的出现,它们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变化在人们看来是一种理所当然,非常自然。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是润物细无声,把新课标的理念和教学策略恰到好处的融入,让学生自然习得所学知识。

其次,人类渴望用更少的能量传递更多的信息。主讲人讲了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由人力到物力,即由传统的人力输送到借助工具来运输。主讲人讲述的马拉松比赛和烽火的故事非常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运输方式的变更,我也深有感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信息传递的方式改变,还有交流方式的变更。由传统的鸿雁传书飞鸽传书到现在的电话和手机,尤其是通讯工具中微信电话和QQ电话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地球村"这个概念从本世纪就开始提起,但有了手机和互网的广泛使用,我们才能被真正称作地球村。在教学中,我们同样渴望用最少的能量传递更多的知识,更多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最后,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技术。一个新生事物是美好的,它会在发展中前进,曲折中上升,最后会给我们带来美好。抖音的出现就是如此,虽然会因为刷抖音耗时长被人诟病,但因其短小精悍,所以能快速传递信息,帮助人们达成共识。此外,人们也可以在抖音上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我们同样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看到他们眼里的美好,学会欣赏与鼓励他们

把握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南京市上元中学《从1G到5G》江宁共读有感(第34讲)

俞慧敏  2022年入职专业教师

本周江宁共读的34讲是由李南南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王建宙(曾担任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董事长兼总裁)所著的《从1G到5G》。这本书既有对世界通信历史的回首和梳理,也有对全球通信行业精英思想碰撞的细节描绘,还有对几十年来全球电信巨头从发展到衰落的回顾和探讨,更有基于作者自身阅历对移动产业的思想沉淀、展望和希冀。读懂这本书,有助于我们把握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观当今世界,5G 移动通信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好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的碰撞与经济交流使得大数据时代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那么5G究竟是什么,他又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对于5G,我们心中自然是有许多的疑问,李老师通过查阅资料告诉我们,5G最早是在2019年提出,其英文含义是generation,相应的就是第五代通信技术。每一代通信技术之间最大的区别,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快,一代比一代更快。

李老师指出,对于我们来说,5G通信技术最为关心的就是他会对我们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近几年有一种说法叫做,中国新四大发明,分别是高速铁路、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这其中有三个都是和移动通信技术紧密相关的。所以说5G移动通讯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但是近几年有几种争论的声音一直存在:有些人提出4G网络已经够用了,越来越快的网速会不会导致其成本变高,会不会造成更大的辐射,这些方面到底是不是真的,一部分已经证实了,另一部分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答案。

对于5G移动通讯带来的影响,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说猎豹为了跑的更快,进化出了强健的四肢,作为我们人类,我们能够用更高的效率完成更远更快的移动再比如鸟类和昆虫为了完成更快更高效的移动,他们进化出了翅膀,能够高频次的震动,让自己飞得很远。所有的生物进化,他都有一个趋势,5G移动通讯可能从当下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影响,但是长远角度来看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所以说5G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用更高的效率去传送更多的信息。

回头凝望过去整个的历史发展它是一个漫长的确定方向和未来的过程。而这,就是生物演化的必然方向。一方面人在创造移动通讯技术,同时反过来的移动信息技术,他也在反向的塑造人和社会

技术发展的最优解

——南京市上元中学《科技想要什么》江宁共读有感(35讲)

李婵  2020年入职专业教师

“科技想要什么”?这个问题是不符合常识的,因为众所周知,科技不是生命体,哪来的意志表现呢?还是说,有什么方法能让科技变成有意志的类生命体?本书就告诉人们:技术是个“生命体”。不可思议!

那么,这个论断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作者凯文·凯利提出了一种观察的方式——用进化的眼光(活系统)看待技术。他认为人造物和生命体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有孕育-生长-衰老-新生的循环生命周期——启用-使用-弃用-再更新。程序能经过巧妙的设置达到自我演化的目的。对于复杂系统,我们要用生物逻辑去看待它,即把这个系统当成有生命周期的活系统。

但是,即使如此,科技本身怎么会有自身的意志呢?其实,这只是一种看待系统的方式和视角,用进化的眼光看待技术,用生物的逻辑看待技术的发展,会帮助我们更接近真实规律。

本书介绍了三条关于技术发展的规律。1.技术的发展有明确的路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技术大多数都是必然会出现的。某物被谁发明是偶然,但是此物被发明出来则是必然。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科学家在不同的地方都曾经先后取得过同样的科技突破,如温度计,电报,小数。那么为什么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起去呢?但是假如我们能用进化的思维来看待,我们就会发现,生物的进化就存在着必然性。所以,凯文·凯利认为,即使生物进化重新开始,当前生物也不会是另外的样子。就像公交车,有固定的站点,但是速度的快慢由人类自己说了算。人类发展看似充满巧合,但这些“巧合”其实是必然。

既然技术的发展有必然的“站点”,那是不是说技术发展有明确的方向呢?凯文·凯利认为,技术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个方向是什么呢?本书中提到,所有技术都是为了加大单位时间内的物质供给,提升单位时间的效率,从而帮助人类延长生命。所以,本书的问题“科技想要什么”就有了答案——科技想要打败时间。

那么人类有没有办法用技术减缓宇宙的灭亡呢?本书回答:有。我们可能没办法改造宇宙,但我们可以用技术改造自身,如提升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时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我们处理自身信息的速度足够快,就能改变时间知觉,短时过出长时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是在用技术“打败”时间。

那么怎样将这些规律运用到当前的技术呢?作者认为,我们可以用进化的思路发展技术。用演化的思维来创新,用慢慢迭代的方式逐步找到技术发展的最优解。

每个人都应该被科普

——南京市上元中学《创新的起源》江宁共读有感(36讲)

唐益强  2020年入职专业教师

创新,作为这个时代的热词,被所有人挂在嘴边。但是,你知道创新的真相吗?科学技术的创新,又从何时开始?未来,我们该如何引领创新?

作为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他通过这本书,带领我们一起揭开科技的重重迷雾,让我们走进创新,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创新一直存在,它改变着这个世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人类的历史,本身就是创新的历史。

石器时代的后半段,就是一个创新爆发的时代。复杂工具,比如最早的“斧子”,人们用于加热食物的石制工具,出现了飞镖、弓箭..甚至,科学家们在16万年前的人类洞穴里,发现了“细小石器”的使用。所谓“细小石器”,就是先从大块岩石上裁切下小片石头,接着进行塑形,然后用火加热,使它们更加锋利和坚硬。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做出的工具就从普通的石块变成了可以致命的投射武器。

这一时代也被称为“新石器时代”。这时候的人类发明了农业和畜牧业。人们开始种植大麦和小麦:驯化了山羊、绵羊、猪和牛的祖先。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也标志着人类的“生活资料”-一食物、衣物、居住环境以及为此所需的工具生产方面有充分的保障,他们不仅仅是在适应自然,而是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工具的创新,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农业和畜牧业标志着人类进入农耕时代。这时候,生产力的发达,四大发明,使中华文明影响了世界,走过这段历史,我们来到了近现代。

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煤炭、钢铁被加以创新运用。这时候,人类的生产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顶峰,由此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一电力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直到如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科学和技术的创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20年前的你,能想象如今的生活吗?扫码支付、刷脸乘车、网络的发达,信息的爆炸式传递..仅仅通过微信这一个软件,可以为我们提供日常生活的一切:钱包、叫车、外卖、水电煤等生活费的支出。即使在当下,这也只是中国人的创新。在美国,需要下载5个不同的软件,才能实现。

这些,都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我们都在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福利,同时,也要思考,未来,我们该怎样引领创新。关于创新,对于下一代,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做些什么呢?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又如何度过。所有的创新都加速发展吗?

可能,你想说,这些都是科学家应该关心的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如今,中国正走在全世界科技创新的前列,年,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科学研究。但是对于创新我们却知之甚少,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创新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撰稿:孙雨、唐再飞、俞慧敏、李婵、唐益强;编辑、校对:陈远根;审核:孙克君)

502755A6E181F55BA655ABBB8C2E3094

【学习预告】:江宁共读第37讲:117日(周一)晚8:00《未来呼啸而来

南京市上元中学

2022年113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