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比自己更“大”的人——南京市上元中学《规模》江宁共读有感(第38讲)
发表日期:2022/11/18 15:28:21 作者:陈远根 有1148位读者读过
成为一个比自己更“大”的人
——南京市上元中学《规模》江宁共读有感(第38讲)
孙煜洁 2022年入职专业教师兼班主任
本次共读的书是杰弗里韦斯特的《规模》,这是一本复杂科学领域的著作,较难理解,可谓通识读物的上限。书中主要讲的是,世间万物的增长,到底遵循着什么样的规律?规模的增长,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规模增长的过程中,发生的新挑战?
本周共读介绍了这本书的以下部分。
一、变大意味着什么?
主讲人举了怪兽“哥斯拉”的例子,引用伽利略在《两种科学与证明》一书中的论断证明“大家伙”是不存在的。从而延伸到一个生物、一个事物、一个组织在不断变大的过程中一定有某一方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进而联想到我们自身,我们这一代人的交友圈在变大,人生图景也在不断变大;联系到世界,当今社会每一个大事件都离不开规模的变化。
二、大了不一样
无论是生物还是组织,大,都是一种优势。一旦一个组织大了,会产生一种现象——“涌现”“看山效应”。在心理上,群体的力量总是大于个体,有时能力只属于整体,无法还原到个体。即使是低智能的阿米巴虫聚集在一起也能构建出复杂的通道网络,可见“大”的优势。
城市的规模越大越好。从人的角度讲,城市越大,越容易产生创新,如果有一颗创新的心,不如选择大城市。城市越大,人的抗压能力越强,自信心也会有所增长。从资源的角度讲,当城市的规模变大时,资源的利用率会增高,例如基础设施的使用率会有所增长。
三、为什么变大会更好?
生命的成长,本质上是在不断的分形与延伸,宇宙万物都遵循着这个规律生存、运转,前进、衰落。当分形进行到极致时,会带来维度的提升。但是生命的成长是有上限的,比如人类的寿命上限为125岁。再说组织,一个组织的规模越大,它的能力就越强。当组织里的每个人都进行独立思考,有基本的情感共识,保持团结时,就能保证人多力量大。
总而言之,大,只是一个基础,包容万物的大才是真的了不起。(撰稿:孙煜洁;校对:陈远根;审核:孙克君)
【学习预告】:江宁共读第39讲:11月21日(周一)晚8:00《全球化与国家竞争》。
南京市上元中学
2022年11月18日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