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校园动态>>>> 正文

绳舞桂花香——越过心坎的那根绳

发表日期:2025/11/6 19:07:10 作者:陈远根 有310位读者读过

绳舞桂花香

——越过心坎的那根绳

南京市上元中学  李历历

编者按李老师的言行是师德的生动诠释。她不仅精准指导技能,更敏锐捕捉教育契机——当学生因成绩失落时,巧妙地将评价标准从“跳了多少个”转向“绊倒后重新开始的勇气”。这份对挫折价值的肯定,展现了“育体更育心”的教育智慧。她赠予的吉祥物和那段关于“真正勇敢”的箴言,在学生心中播下了超越体育的自信种子。这种超越技法传授、直抵心灵培育的关怀,正是师德最温暖的体现,让教育如桂花般悄然芬芳,恒久留存。

(上)

校园里的桂花开了,细细碎碎的金色小花朵,藏在油亮亮的绿叶底下,一簇簇,一丛丛,像娇滴滴的小姑娘羞怯得很。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只要秋风走过,那香气便旁若无人肆意地弥散开来,丝丝缕缕、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沁到骨子里,让人酥软沉醉。校园里的老桂花树,就站在楼道前、操场边,默默地看着秋季运会热热闹闹地进行了一整天。

日头偏西了,傍晚的阳光斜斜地穿过水杉叶的缝隙,在绿色的篮球场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比赛差不多都散了场。我正弯腰收拾着跳绳、秒表、记录本这些零碎的东西,却看见初三(8)班班主任董老师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个瘦瘦的男生,戴着架黑框眼镜,紧抿着嘴唇,步子迈得迟疑,怯怯的,很是腼腆。

董老师走到我面前,带着温和又诚恳的笑,“李老师”,她轻声说,“我们班Z同学,没有报上名,能不能现场给他补报名呀”。“不行呀,名单上没有,再加上比赛已经结束了,按规则是不允许的,这样对其他比赛同学不公平呀”,我很抱歉的回应道。Z同学听后顿时像一株秋风里微微打颤的芦苇,头垂得更低了,只给我一个乌黑的发顶,耳朵尖却红得透亮。董老师这时拉着我的手走向一边,低声地对我讲“李老师,我都明白,这个孩子非常乖巧懂事,还练过武术的,但就是不相信自己,三年了,其他同学都参与过比赛,只有他不敢站出来展示自己,好不容易说动他来参加跳绳比赛,却不知道什么原因报名没有成功,初三了,这是初中生涯的最后一年了,我不想让他留有遗憾,不管他跳多少,我们不参与最后评比,只希望您能给他一个展示证明自己的机会”......

操场这时候空旷得很,夕阳的余晖是金红金红的,懒懒地铺展开来,把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柔和的、旧绸子似的光。那棵老桂树的影子拉得老长,静静地卧在地上。喧闹声早已随着学生们散去而飘远了,此刻只剩下一片安详的、懒洋洋的寂静,间或有一两声归鸟的啼叫。我心里一动,不知是为董老师的一席话感动,还是被这傍晚操场景象渲染。是啊,规矩是死的,人心是活的,有些东西,比那白纸黑字的规则,似乎更要紧些。

我径直走向Z同学,声音也不自觉地放软了些,“裁判还没走,场地也还在。Z同学,你要是愿意,我这里就给你开一个‘专场’。就咱们4个,加上这棵老桂花树作见证,你看好不好?”他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先是闪过一丝不敢置信的光,那光亮得像暗夜里划过的流星,随即又黯淡下去,被一层薄薄的、水汽似的惶恐笼罩了。他的嘴唇动了动,没发出声音。“跳吧,孩子,”董老师在他身后,声音柔得像这傍晚的风,“李老师给你单开一组,一样的。”

我重新掏出秒表跟哨子,“来,”我朝他招手,引他到篮球场中央那片最平坦的地方,“就站这儿,光线好。先把绳长调好,试跳几次,别想着快,也别想着数,就寻着你平日里一个人跳的时候,那个最自在的节奏。”

(下)

“预备——”我举起秒表,声音在空阔的操场上传出去,好像也有了一丝回响。“开始!”绳子“呼”地一声甩了起来。起初是乱的,和他的呼吸一样。他的手脚像是借来的,不听使唤,绳子不时绊在他的脚踝上,或者擦过他的肩膀,发出无奈的“噗噗”声。每失败一次,他的脸就红上一分,鼻尖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在夕阳下亮晶晶的。他不看我,也不看老师,只死死盯着眼前的一小片地面,像是要把那里瞪出一个洞来。“不急,慢慢来,”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稳,像一块沉实的压舱石,“调整呼吸,手臂放松,用手腕的力带动……对,就是这样……”董老师也在旁边轻声鼓励:“很好,Z同学,比刚才好多了!”

不知是我们的话语起了作用,还是他自己的身体终于寻回了记忆中的韵律,那杂乱无章的“噗噗”声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绳子划破空气的、清脆而连贯的“呼呼”声,以及绳梢规律地轻擦地面的“嗒嗒”声。他跳起来了,虽然姿势算不得多么优美,甚至还有些笨拙,但此刻在那片金红色的光里,一起一落,他就像一个重获生命律动的音符在自由的舞动。

桂花香仿佛更浓了些,丝丝缕缕地缠绕过来,包裹着他跳跃的身影。有那么一瞬,他完全沉浸了进去,眼睛微微眯着,望着远处不知名的某一点,忘记了我们在旁,忘记了自己的紧张,只是跳着,纯粹地跳着。夕阳给他周身勾勒出一道毛茸茸的金边,那汗湿的额发也闪着光。

“最后一分钟!”我提高声音提醒。他的体力显然快耗尽了,脸颊通红,嘴唇微微张着,喘着粗气,手臂挥动的幅度变小了,腿也像灌了铅,每一次抬起都显得艰难。绳子又绊了几次脚,但他没有停下,甚至没有片刻的迟疑,立刻调整节奏,又继续跳。那已不是在比赛,而是在完成一种对自己的承诺,一种固执的、不肯放弃的坚持。

“时间到!”声音落下的刹那,他也停了下来,双手撑着膝盖,脊背剧烈地起伏着,汗水成串地滴落,在干燥的篮球场上洇开几个深色的小圆点。“438个。”我报出数字。他直起身,望向我,眼神里有些许失落。这个数字,离获奖名次差得远。“知道吗,Z同学,”我走过去,把手放在他湿漉漉的、热烘烘的肩上,“这438个数目里,最金贵的,不是那些顺利跳过去,而是你绊住之后,立刻又重新开始的那几下。那才是真本事。”他喘着气,静静地听着。“真正的勇敢,”我接着说,看着他的眼睛,“不是从来不知道害怕,而是心里明明怕得很,像揣了个小鼓,‘咚咚’地敲,两条腿都想打颤,可你还是咬着牙,站到了这条起跑线上,并且坚持到了最后一秒。你今天赢的,不是别人,是那个心里头想退缩的自己。这个胜利,比什么名次都了不起,所以,今后遇到什么事情,请永远第一时间相信你自己”!

他的眼眶忽然红了,一层水光在里头盈盈地转,他赶忙又低下头去,朝我鞠了一躬,“谢谢老师”,我心里泛起一阵柔软的涟漪。体育育人 ,育体,更育心,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我们要教授的不仅是专项的运动技能,更要传递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勇气。今天为了给他的勇气一个“嘉奖”,我将自己裁判发的“吉祥物”赠予了他,毕竟,他还是个孩子,他的表现,在我这里,值得一份奖励。希望若干年后,偶尔,或是有那么一瞬,他还能记起,在桂香满校园的深秋季节,在夕阳西下的篮球场上,有那么一位少年,为了自己的自信和勇气舞动过......

回办公室的路上,桂花香还是那样浓郁,甜甜的,糯糯的,缠着人不放。我心里那点快慰,也像这香气似的,弥漫开来,久久不散。教育这事儿,有时想想,也像这秋天的桂花,不必喧嚷,不必张扬,只是静静地开放,吐露芬芳。那香气,当时或许不觉,却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潜入心底,留下一点温暖的、永恒的印记。而在那绳起绳落之间,我所见证的,是一个少年,如何用一根小小的跳绳,跃过了内心那座名为“胆怯”的高山。于我而言,这便是为师者,最大的欣慰了。

在桂花树下,在桂香之间,在这安静又热闹的校园里,一件又一件教育故事悄然发生,不止当下,不止今天......声明:文章版权归李老师本人所有/编发:陈远根;校对:王金伟;审核:孙克君

作者简介:李历历老师,南京市上元中学体育专业教师,第十届、十一届江宁区“学科教学带头人”,现任初二年级部主任助理。

南京市上元中学

2025年11月6日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