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校园动态>>挂职培训>>>> 正文

北京之行学习随笔(九)

发表日期:2009/11/26 10:42:23 作者:蔡军 有1182位读者读过

北京之行学习随笔(九)

“教改”与“学改”同步

上元中学  罗明

今天有幸参加了由“友善用脑”课题组组织的“新课改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全国中、小、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活动,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之良所做的“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专题讲座。周教授在报告中关于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些认识和观点,对进一步厘清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坚定教学改革的信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学校是“学校”,不是“教校”。

可能我们对学校的解读压根就没有把它理解为“教校”,然而,反观当下的学校教学,确有把学校变成“教校”之嫌。在此不多谈及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但看课堂,教师的教、讲主宰着课堂,是不争的事实。指出这一点,绝没有否认教师教的重要性,但以教代学一定是违背教学初衷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主体,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一项具有“草根”性的举措。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常态的教学模式之所以被愈来愈多的教师所认同,就是因为它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充满学生本真学习的画面,相对于教师的教、讲主宰的课堂是那样的富有吸引力。尽管实现这一转变,要付出很多,改变自己已经习惯的方式,顶着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但仍有很多践行者乐此不彼,值得钦佩。有专家统计,在人的一生所获得知识中,有近70%部分是自己习得的。学校作为人们专门学习的场所,如果不能给人以更多比例有效习得的知识和方法,教师教的有效性又何从谈起呢?

二、“学”与“习”不是一回事

“学”者闻知,“习”者亲知。“心中醒,口中谈,纸上做,不从身上过,皆无用也”,不论这话是否偏激,它提醒我们“学”的同时不能忘了“习”。对学习一词的理解很多人认为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或在认真地作业。由此看来,这只是“学”。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学的过程中去参与,去体验,用身体的所有感官去感受“学”的过程则是“习”。重“学”轻“习”或许不是我们的本意,但在事实上却在做了。同样,在此我不再谈“学”与“习”的关系问题,只是想呈现我在初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观察到的一幕:在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由小组推出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展示小组对讨论问题的结果。当每个小组推荐成员在黑板上展示的过程中,其余各小组成员都在关注着本组展示成员的表现,有的在提醒他错别字,有的在告诉他换个说法,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跃跃欲试,见此情景,我便说,其他同学如果你认为有不妥的地方,可以上黑板修改,此时,有不少小组学生上上下下,不停地改动,这时我看到一名学生,多次想上去,但想上时总看一下老师,又不敢上。很明显,他胆怯,有顾虑,于是我转过身去,当他发现,我没有在注意到他时,他终于走上了黑板,没有想到的是,他展示的结果是各小组中最好的。在这一幕里,这位同学经过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我不得而知,但我敢肯定,他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一定刻骨铭心的。

三、课改呼唤教育民主化

正如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一样,教育民主化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课改需要教育民主,学生的主体性之所以难在学校得到真正的承认,源于社会大环境中缺少人文主义精神,反映在学校,就是师生间平等关系的建立,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应有呼应。“师道尊严”仍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教师在课堂上绝对权威仍满足了很多教师的心理需要,教师非得等学生主动打招呼等也是师生关系非平等的日常体现。教师走下讲台,把学生当“人”看,是课改能持续推进的动力源。列宁说“权力在相对的范围内有着绝对的意义”。学校是教师工作的场所,具有相对独立性,学校“小环境”无法改变社会“大气候”,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在推进教育民主过程中不可为。教学上,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精选习题,设分层作业,课堂上做学生中的首席,课堂下做学生的朋友;教育上,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中的作用;管理上,发挥教代会、家校委员会在学校重要决策中的作用,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尊重家长的意愿。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本质上都是教育民主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努力去做,并把它做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在一点点的努力中得到认同,学校教育民主的“小环境”,就能在实现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去影响到社会民主进程的“大气候”。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