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校园动态>>挂职培训>>>> 正文

北京之行学习随笔(八)

发表日期:2009/11/20 12:05:11 作者:蔡军 有1277位读者读过

北京之行学习随笔(八)

地方课程怎么了?

上元中学  罗明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们听了初一(1)班夏美燕老师上的一节“地方课程”课。上课内容“北京的法源寺”。所用教材《宣南文化》是由任课老师自己编写的讲义和课件。课上夏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宣南文化》的主要内容如:宗教、会馆、名人故居、老字号、宣武区的历史沿革等,具体内容介绍了“法源寺”(佛教)、“清真礼拜寺”(伊斯兰教,宣武区是北京回民相对聚居地)、“湖广会馆”、 “纪晓岚故居”、“同仁堂”、“正兴德”等老字号;然后对学习要求进行布置与解读。本节课重点学习的是“北京的法源寺”,教学内容是在播放制作好的课件中完成的,期间,夏老师结合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和小结。课后,我与夏老师进行了交流,大致了解到宣武区“地方课程”实施的基本情况。从总体上看与我区基本情况相似,课表上都能按规定开足开齐,没有专职教师,课任老师多数是由历史、地理老师兼任,尚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实施中依然存在着不平衡性,实施过程缺少评价。有的学校结合地方志重新编制了学生读本,作为教材(但没有区分学段)。但更多学校,地方课程仍只是停留在表层,原因是没有教材,自编教材需要投入和提升,力所不能及。新课程实施已有三年多时间了,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教材问题,“等米下锅”已是一个不争得事实。如何积极应对,务实推进,实现课程改革的初衷,值得我们思考探究。在此谈几点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一、     以区级为单位,统一编制教材

地方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地方性”是其内在的规定性。地方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省、市、县(区)、乡(镇)等均为地方,因此地方在这里首先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各级地方政府在地方课程建设与实施中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不同的责任。因此,我认为地方课程的教材编制应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而不是自下而上的学校行为。因为只有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才能站在对应的高度,便利的调用各级地方资源,对教材进行规范的编制。教材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有其特定的规定性。由各中小学自己组织编写,重复投入不算,问题是质量很难保证,开设地方课程“为学生,为地方”的初衷就不能有效实现。地方课程不同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基点在学校。基于上述理解,我认为:要解决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的教材问题,教材的编制至少要在区级范围内统筹。

二、     创新编制模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地方课程中的“地方”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概念。所有的地方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化地标。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地方课程实质上是关于地方文化的课程,通过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梳理地方文化现象,关注地方文化价值,形成地方课程的文化特色,从而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情怀,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编制地方课程教材时,大家参考使用最多的是“地方志”。有的学校甚至直接拿来使用。“地方志”固然是编制地方课程教材的最多参考,但作为教材,特别是要适应不同学段的中小学生阅读,因此必须要具备教材编写的基本体例,并分学段加以区别,同时还应创新编制模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三、     融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家乡的感性体验

地方课程的教学如果仅仅局限在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所反映的内容,就是学生身边的事和物,对湖熟的学生,他可能对板鸭、清真寺等较熟悉,但对陆郎花塘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关系”却知之甚少。身在江宁,如对江宁的认识只是一个名词,或只是把自己对所在乡镇的认识等同于对江宁的认识,那说明地方课程实施是无效的。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在进行,南京的名胜、展馆、公园要去,而对自己家乡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却知之甚少,爱家乡的情怀又如何养成呢?教材能告诉学生江宁有什么,但无法代替学生去感受江宁是什么和江宁怎么样。在教研室工作的三年中,因工作的关系,有机会走遍了各个乡镇,虽没有更多时间对各乡镇的风土人情、习俗方言有更多了解,但江宁对我已不在是一个名词。然而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的教师生在江宁,生活、工作半辈子了,至今还有很多乡镇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所以创新地方课程实施方式,把它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丰富学生对家乡的感性体验,也是提高地方课程的实效性途径之一。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