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教学天地>>教学成果>>>> 正文

学科研究动态第二期

发表日期:2011/12/28 13:48:57 作者:蔡军 有2886位读者读过

上元中学

(第二期)

 

 

卷 首 语

上元中学   朱雪琴

秋风萧瑟,白露为霜。上元校园却充满着阵阵春意。“课堂改革,友善用脑”已经扎根在这片沃土上,并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环境更优美了。生机勃勃的盆景鱼缸,色彩缤纷的墙报专栏,轻松愉快的课桌布局,让人感到舒适温馨。

心情更愉快了。互相关爱,互相激励,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团队,把“我很重要”的观念深深的扎入每个学生的心里,培养了受益终身的自信。

学习更快乐了。“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压力是学习的最大敌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已成为教师的教学准则。欢笑的课堂,多彩的作业,校园变成了学习的乐园。

友善用脑,快乐成长。满园鲜花在园丁用智慧和汗水的浇灌下,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让“友善用脑”走进思想品德课课堂 

  南京市上元中学   陈家顺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强调有效学习的重要性。而从科学的角度讲,友善用脑能促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上,通过自我领悟、小组交流和多样的活动达到成功学习的目的。笔者认为,让“友善用脑”走进思品课课堂必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切实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关键词友善用脑   自主  探究   合作    冥想

    从事初中思想政治课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在不断反思,对一些困惑的问题也总在寻求解惑的方法。每节课老师认真讲授,学生也听得认真,而最后的绩效显示为何总不能如愿;课间十分钟休息后,一上课学生至少要5分钟才能真正进入听课状态,怎样让学生尽快进入听课状态;往往大半节课后,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开始下降,此时该怎么调整……,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庆幸的是“友善用脑”帮我找到了解惑的良方。

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把神经科学、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她提出了友善用脑的理论和方法,为教师由“主导型”向“指导型”转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友善用脑认为: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多种感官,同时不断给学生减轻物理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些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我一直都在思考到底该怎么把友善用脑的一些理论用到我的课堂中来提高课堂效率。仔细学习了《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友善用脑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是要在一步一步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开始为了运用友善用脑,就把其中的一些环节放在课堂中,显得很不协调,也比较僵硬。在经过慢慢的摸索和实验后发现,最好的做法是把这些友善用脑的理论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中去,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友善用脑给我们带来的高效。那么思想品德课课堂应该怎样在“友善用脑”理念指导下,加强师生的互动合作,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和快乐,努力实现政治課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让学生课前在明确预习提示的基础上自主预习,熟悉课文内容,完成导学案有关自主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做到有准备地去听课;其次,课堂上我习惯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不同阅历、不同个性的学生对课文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因为人人都有选择“理解”的权利。我运用友善用脑理论,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条件,达成课堂教学呈现更开放、更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局面。

(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发现知识的活动情境,情境的创设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出发,从直观的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从具有挑战性、富有时代气息、蕴含趣味性的问题出发,让学生从中感悟出问题的产生过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种过程应突出学生自己如何探究知识、如何生成“结论”,突出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突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获得,而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结构的记忆上。我在堂课对学生加强主观题训练时,总是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解题思路指导,然后让学生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教材,联系实际,对探索出的结论进行科学延伸。通过开展质疑、复习、实践等活动来扩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已有结论,提高分析能力。要激励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思考,产生更新的问题、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设置出更符合自己学生的问题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新型的课堂呼唤真正的学习主人。按照友善用脑的要求,适当的课堂运动有助于学生健康地学习。学生静静地坐着听老师讲课,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呼吸不完全、大脑供氧量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厌烦情绪产生等现象,这都是学生大脑脱离健康状态的表现。

课堂运动就是给大脑补养,它的好处在于:促进呼吸加深,提高大脑供氧量;再次刺激大脑神经传导通路;减少引起压力的化学物质;使动觉记忆和触觉记忆的人更有效地处理信息;与教学运动相适宜的运动会大大降低注意力分散的可能性。课堂上把静与动结合,让课堂充满灵动,学生就充满快乐,学习就会更有效率。比如,在学生学习疲惫的时候做做脑保健操、按摩按摩面部、头部或做做深呼吸、做几个放松的游戏等等来恢复身体或大脑的平衡,帮助其保持学习的动力,从而让课堂重现活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想要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是最恰当的选择。如果教师希望帮助学生形成更独立的更有责任心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的策略也是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教学中要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学会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政治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组织方式。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在问题提出并明确要求后,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每一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代表本组进行展示发言,学生讨论气氛热烈,思维活跃,通过动手、动脑找出规律,从几个不同角度去思考,分别提出不同的结论。教师在交流和研讨中,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在交流研讨的活动中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交往能力等得到一定的提高。现在的课堂已不再是教师一言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已习以为常,学生的各抒己见已成为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让冥想走进紧张的课堂

    冥想就是指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再造事物的形象,回忆整个学习过程,将知识和情节联系起来。冥想可以使人身心进入深度放松状态,激发人的创造力,而放松是加速学习的关键。放松状态是应付现代生活压力、提高成功学习和表演能力的神奇而快捷的途径。进行教学冥想,课堂教学动静结合,舒缓有度。下课时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上课铃响后,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几分钟进行冥想,采用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以优美宁静的画面让学生充分地畅游在自由想象的海洋中,帮助学生把纷乱的内心从外面的世界收回来,使内心恢复宁静轻松快乐,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本节思品课学习中去。在课堂结束之时,也不妨来进行几分钟的冥想,随着老师语言的引导和对课程的梳理,让他们利用这短短的几分钟,整理、消化和储备课堂所学到的知识,通过理解、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和积累的效果。冥想后如果能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建构出本节课知识框架就更棒了。

友善用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在安全、 友好、快乐中学会学习, 发挥每个个体的才能, 发现个体的长处,改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友善用脑的实施,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高教师个人生活能力。同样,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充满挑战,必定也充满乐趣。现在我校开展研究,学习,运用友善用脑活动,我们应该抢抓机遇,既要努力学习友善理念,更要将友善用脑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尝试,真正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友善用脑。

 

 

 

学科:英语    学科:英语        主题:Halloween             

 

C:\Documents and Settings\syzxjrh\My Documents\2009.11.6友善用脑编辑材料(经老师)\2009.25友善用脑成果统计\2009.6思维导图资料\上元中学+管小凡\南京市上元中学+管小凡.JPG

 

 

本图说明:

这是根据牛津英语7A Unit3 Halloween 而绘制的思维导图.主要以插图和文字的形式,配以关键词,便于根据本图复述文章,内容简单丰富、活泼生动。

首先根据国旗知晓国家和节日,然后是所要做的游戏及惩罚方式,随后介绍有关节日的盛装和习俗,最后根据食物的图片记忆出该节日所吃的食物,根据图片及词即可立即回忆起文章大概内容,方便记忆。

 

南京市上元中学        初二(10)班  管小凡

 

语文教学中“友善用脑”的一点做法

南京市上元中学   甘跃旗

内容摘要:“友善用脑”提出“所有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的理念,这与我校“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友善用脑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着力使用音乐、运动、思维导图、冥想、多感官教学、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等教学手段和政策,以学生轻松、愉悦、高效地学会学习为目标。让老师获得教学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学习过程中一系列的团队行为,让“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的理念鼓舞学生,深入人心,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关键词:友善用脑    团队合作    和谐、友善的课堂    天生的学习者

 

友善用脑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应用最新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她一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的,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它注重的是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人性化的研究与应用。它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为教师由“主导型”向“指导型”转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的确,自由、和谐、快乐的课堂文化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下面是笔者在语文课堂改革中践行“友善用脑”的几点做法。

一、        制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友善用脑”提出“所有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的理念,这与我校“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友善用脑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着力使用音乐、运动、思维导图、冥想、多感官教学、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等教学手段和政策,以学生轻松、愉悦、高效地学会学习的目标。让老师获得教学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在学生头脑中,语文学习大多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不喜欢一遍遍地读书分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课前,我注意观察,及时调整情绪低落的学生。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段轻松愉悦的音乐……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

课上,我废除了一些所谓的规矩,渴了,可以喝水;困了,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思考时,可以爬在桌子上冥想。在我的课堂上,学生若对其它小组的展示有异议时,不用举手,可自行起立补充,畅所欲言;若觉得同学的回答特精彩,可有感而发地鼓掌,赞赏别人;也可以适时礼貌地指出老师的错误;小组协作讨论时,可坐可站,以此调近与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

我尽量用微笑面对学生,恰当鼓励表扬学生,适当给学生减压。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设计友善的教学方案。

 “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注重学生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以便于在课堂上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双手,甚至双腿双脚,让他们不但敢想、敢问、敢说,甚至敢手舞足蹈地表演,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                                         

1、神奇的音乐,可以调节情绪,渲染气氛,帮助提高记忆效果。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老师们也许并不陌生,但还要精挑细选。

当学生爱上了王菲《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也就达到了背诵的目的。在上公开课前,我选择欢快的《不怕不怕》调整师生的情绪,鼓励学生们大胆展示自我。感悟情感时,我配以莫扎特的《浪漫曲》,便于学生重组神经通络,便于思考。在训练《安塞腰鼓》的朗读时,播放热烈的陕北民歌,烘托黄土高原上人们不屈不挠的生活激情,学生们很容易就找到了感觉。

总之,在课堂上适时地使用音乐是启发思考、开发智力的良机,能收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效。

2、有序的课堂运动可以减少压力,防止走神。

在新授《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小说时,我先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手帕相互蒙住双眼,在教室里走上一圈。学生凭自己的印象摸索着绕过讲台,走回自己的位置,顿时班上乱成一锅粥。嚷着看不见的,被踩到脚尖叫的,撞到人说对不起的。三分钟的互动之后,大家坐定。

我问学生刚才的感受,学会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怕黑,怕摔跤,无助、恐惧……”接着我请学生用半分钟沉思:“如果从刚才那一刻起你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你怎么办?”学生立即陷入沉思。半分钟后,我开始导入课文。通过这么一运动,学生能通过文字更好地感受失去光明的痛苦,从而更好地理解让全社会来关爱残疾人群这一主旨。

分析完童话《皇帝的新装》后,我布置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形象、心理活动,准备表演课。这是一篇生动的、具有讽刺意义的童话,学生本来就喜欢读,再通过表演比赛,学生在捧腹的同时,对文章的内涵理解得更深刻了。

这些精心设计的小活动能让学生思维清晰、灵活,提高学习的效果。

3使用多感官教学方法。教授《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小品文,我把玻璃纸带进课堂,把它揉成一团后松开,叫学生屏息听玻璃纸展开时“沙沙沙”下小雨般的声音,让学生学会用敏锐的心去感触生活。有了这种能力后,再来再来品味文章中作者对生活独特感受的优美文字。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名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为了让学生能体会“随”和“入”的流动感和意境美,我让他们当堂发挥想象,通过绘画把诗镜描绘出来,出炉的作品视觉效果各不相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将思维外化为图,帮助学生梳理思维,使知识系统化,记忆个性化。

再如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两段文字,有学生图示为:

既把描写的内容和“迁客骚人”的心情概括出来,又突出了写作手法,形象而凝练。

学习《傅雷家书两则》时,学生比较阅读两篇家信后,展示的思维导图为:

同样有趣、简练地概括了两封信的内容和父亲对孩子的感情与期望。

这样的思维导图是课堂的亮点,是课堂的奇葩,是老师和学生的兴奋点。

5、冥想。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再造事物的形象,回忆整个的学习过程,将知识和情节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冥想,课堂教学动静结合,舒缓有度。我在实践着在每一节课的最后两分钟时间安排为冥想时间,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整理、消化和储备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6、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记忆。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风格是不同的,有的是视觉倾向性,有的是动觉倾向性,有的是总体把握性,有的是分析倾向性。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优势来学习,尊重学生的差异,提高记忆的效果。比如每天的早读课,不一定要全部规定齐声地、大声地朗读文章,试着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去记忆,也许早晨这一段时间利用得会更好。

三、打造智慧的团队合作

团队精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学习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互相启发,主动探究,有团队意识,并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自信。

小组是一个学习单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小组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学习的舞台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主角,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中心。

小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及胆量的训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甚至可以养成乐群、互助的品格。

所以,坚持小组的形式,培养团队的精神,势在必行!

1、建立合作团队。四个学生为一合作小组,起一个代表小组形象健康向上的个性名称。每组一正一副两个语文组长,组长分别固定一位组员合作。这样就形成了固定的一帮一的学习合作模式。每回抽一份上交。在早读课我认真批阅并订正好,尽快发放到组。参照范本组长组员互批,并解析、复批。我定期检查练习并评讲。

2、合作于课堂。每节语文课有几个时间段的团队协作讨论时间。在这一环节中小组成员先根据个人的预习情况得出最佳成果,并确定好板书员、主讲员、补充员。为下一环节的小组展示环节中做好充分准备,努力为小组加分争光。

3、合作于比赛。我经常会举办一些语文竞赛。课堂内如文学常识,期末(中)复习考点比赛等,课堂外如每两个星期一次的主题小报评比,主题作文评比,诗歌小说创作评比等,并打印奖状发放到小组。在这些比赛中,组长竭力带领组员全力以赴,团队合作,勇夺桂冠,争取替小组加分。

在年级组的语文基础知识大赛中,参赛者为两个组员,教练员是两个组长,由于事关小组、班级的荣誉,影响更大,每个课间看到的都是“一帮一”的学习场景,令人感动。

4、合作于课后。 现在的课间,很多学生围在一起,互相帮助解疑,互相出题考验对方,互相评讲。然后把小组帮扶的过程张贴到班级外显区,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的氛围,班级也因此形成了很浓的学风!

 通过学习过程中一系列的团队行为,让“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的理念鼓舞学生,深入人心,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灵性在课堂中进行共享、碰撞、对话。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中,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不断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

友善的学习环境,友善的教学方案,友善的团队合作,一定能打造杰出、灵动的孩子们,贵在坚持!

 

 

 

 

 

 

 

 

 

友善用脑之十“友善”

上元中学   李杏丽

新西兰之行后我更坚信小组教学,坚信学生展示为主的灵动课堂。在之前的做法上,我融入了以下十点“友善”做法:

李莉照片.jpg课前

   1、在课前提前进入教室,通通空气,摆弄一下盆景,放点音乐或和学生随便聊聊,整理出更好的上课环境,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拉近师生距离,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2、在课前准备好老师对于重要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提前把它高高张贴,以便于学生在无形中加强记忆。

3、在黑板上画上课堂的流程图,让学生对于一节课的环节了然于胸,产生安全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对课堂更有信心,提高课堂效率。

4、在课前有热身,先让学生动一动,让身体放松,大脑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课中

5、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活力。教师也是课堂上的学习者,只有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才可能指导好学生的学习。

6、每个时段不超过15分钟,尊重学生集中关注某一事物的时间少于15分钟的规律。
每个时段进行不同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对同一事物给大脑新的信号刺激.每个时段有一个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引起学生的注意。两个时段之间可安排1分钟休息,喝清水、听音乐、轻微的肢体运动等,给大脑补氧缓解大脑的疲劳。

7、尽可能的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尽可能地让所有学习过程由学生来完成,包括对错误的纠正。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参与学习,才能完成学习和学会学习。

8、适当地变动小组产生新的合作对象,可以刺激学生的神经,保持对课堂的新鲜感和学习的动力。

课后

9、用巧妙的方式做好下课的准备,比如冥想等,避免对学生大脑的刺激信号突然中断,丢失学习信息。下课信号发出就立即下课,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

10、作业慢慢转向创作性、趣味性。

我的讲话内容从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讲了一些内容,可能很局限,最后我们来看一块路易艾黎小学教室盥洗池上的一块白板内容,或许能触发你一点别的感触。

国情不一样,新西兰教育有很多事物我们照搬不来,可是,尊重、自然的氛围,自主、互助的基础,创造、探究的方式,发展、成就的目的,这些有益于我们教育教学的东西是一定要学的。所谓学百家,成一家,每一次学习都能促动我们改良现状;这样,课改之路路自然越走越宽。

愿一路上我们携起手来,风雨兼程,将友善用脑无痕融入我们的江宁教育!谢谢大家的聆听,欢迎批评指正!

 

 

 

 

 

 

 

 

 

 

 

 

 

 

 

 

 

 

 

闹入静,语文阅读的高效之路

——“友善用脑”的一点心得

南京市上元中学   蒋开慧

[摘要]  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阅读教学下,我们应该重视并认真地研究朱熹的“虚心静虑。本人认为“去闹入静”,是语文学习的需要;是阅读文本的需要;是课堂交流的需要。在教学中,采用默读、冥想、放些古典音乐,和简单的记录(思维导图),达到阅读的高效。

 

[关键词]  去闹入静   语文学习   阅读文本   课堂交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多变,多诱惑的社会,使人难以静下来好好阅读,休闲轻松情结与高分满分情结并存,也使学生难以踏踏实实地学习探究。另外,现在的阅读教学因为时尚影视,通俗文化的冲击,还有各种竞赛课追求“气氛热烈之类的负面影响,使阅读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真正的语文,应该“ 去闹入静”,能使读者形成一种最佳的审美心境和接受心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沟通对话渠道,达到高效阅读的境界。

 

静——语文学习的需要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就曾谈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再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克服了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上浮躁与功利的弊病。语文教学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那份用心和敏感,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最忌教师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为多个知识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难倒学生后教师点破。把语文课上成纯理论课,是语文教师的罪过,是语文学习的悲剧。叶圣陶先生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他强调语文学习要举一反三,有道理。相反,通过大量阅读、感悟和体验,举,同样有道理。儿童从咿呀学语到会自如地说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在初中时和现在同样阅读《西游记》等古典名著,感觉自然迥异,这里面有个阅读年龄的问题。

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内化过程.“内化过程不全是靠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外力”---闹 能奏效的。语文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学生的心灵历程,主体的静心不容忽视。魏江南教授谈到“语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熏’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去闹入静。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要引导学生静静体会月下荷塘的静美和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态。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不只是理解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更要静静领悟在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尽管孔乙己不愿脱下长衫又有些坏习惯,但周围的人竟是如此不公地对待这样一个苦人儿,竟是没有一点同情与怜悯!这是最能触动人心的。读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疏通文字语句固然需要,更要引发学生静静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忧在天下人先、乐在天下人后的博大胸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会做人的教育。  

说到语文学习的回归,我不禁想起返朴归真、铅华洗尽、清水芙蓉这些美好的词语。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最高境界应是回归静。古人有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静——阅读文本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也就是说,阅读教学既要“读”又要“阅”,既需要动,又需要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是啊,“热闹”的氛围固然要提倡,“宁静”的氛围更要珍惜。尤其在如今这样一个浮躁、热闹的社会,静—更是要加强。教师要创设一种宁静的氛围,引导学生潜心阅读,静思默想,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产生效果。

“书非静不能读,读非静不能进,唯静读方可入境,洗心,致远;唯静读才能进才思,出智慧,结硕果。如质疑问难、品词析句、揣摩表达等应该在宁静的氛围中进行。在上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从让学生概括济南冬天的特征“温情”” “慈善入手,辐射到对语言的品味。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最后再对“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句话进行赏析,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静静感悟到慈善是作者住久了寒冷的北平,回忆曾在济南这种温情的天气中住了四年所产生的对济南冬天的一种真切的感受,这样在自然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正好应证朱熹的话,“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静——课堂交流的需要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当今的阅读教学课堂与以往沉闷的阅读教学课堂相比,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显然多了,课堂热闹起来了。很多阅读教学课堂都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七嘴八舌的讨论、热情四射的演讲或表演等,却很少给学生静思默想的空间。我认为,这种少了一份宁静的阅读教学课堂并不完美,阅读教学课堂也需要一份宁静。只有在宁静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产生独特的、有价值的体验。当代教育家李希贵说:“只有活跃气氛而没有屏神思索和思维交锋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

   1、静思

古人曾说过:“静读则生妙思,妙思而能顿悟,顿悟而有所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大呼“要思考,不要死记。在提问时,也要给学生以宁静的思考,课堂中的宁静,恰如书法艺术中的布白,有时是一帖思维镇静剂,在静静的思索中加深学生对问题的领悟能力。因此当我抛出问题后,不别忙着点将,而是给学生留点宁静的时间思考。当学生还没讲完,思维出现暂时的空白时,教师不要过于热情,惟恐学生回答不完整,马上补充学生的回答。因为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宁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只有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2、静交  “合作交流”的新理念在当今阅读教学课堂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随堂课,还是公开课,教师通常都是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令下:“开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一团,讨论声四起,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讨论声戛然而止。虽然学生发言积极,但仔细倾听却发现,学生的答案只是浮于问题的表面,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实质,甚至有些发言是不着边际的。原因何在?教师没有创设一种宁静的氛围,引导学生先静下心来思考,因此,学生只能在问题的表面上兜圈子。合作交流需要安静,表现在合作的目的必须明确,交流的结果必须有记录。

3、静听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上,不难发现这样的情景:当老师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时,学生的表现令人赞叹:不少学生高举着手,有的还站起来举手。然而,当教师让某个学生发表见解时,未发言的同学不是打断他人的发言,就是在下面“交流切磋”。或者很多后面发言的学生的观点,前面有人说过了。有的教师却对此表示欣赏,认为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好现象,因为每个学生都活跃了。其实这是对尊重他人与分享他人学习成果于不顾的行为。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倾听他人的见解,又怎能发现别人见解中的亮点或不足呢?又怎能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这样热闹的课堂,学生的收获有多少呢?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时,也要培养学生倾听他人见解的习惯,学生才能在倾听的基础上发表更好的见解。而学生也只有在宁静的氛围下,才能仔细倾听他人的见解,进而产生新的见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倾听别人的见解是一种美德,是对他人的尊重,培养学生的这种美德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在“去闹入静, 用少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整理和存储信息,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默读  默读的心理过程是眼到脑,即通过视觉器官将文字符号直接输入大脑,转化为内部言语,然后内化吸收。其目的主要是对阅读材料作深刻全面地理解,培养思考能力。不出声地读也可叫,一篇新课文要不断穿插学生的,看课文、看注解、看资料、浏览细看文章等。
   
阅读的目的不同,采用不同默读的方式。如在了解课文大意时,要求加快进度可以用速读;在捕捉课文重点要点时,可以用跳读;再深入思考有关问题时,可以用精读等。在看文章练习时还可要求学生随手圈、点、评、注、勾、划、摘等记录自己的点滴心得、体会,使课文阅读从浅到深,从粗到细。

冥想 学生双脚平放在地面,头放在桌上或手上,小憩一下,让大脑自己反思、整理和存储信息。 冥想时,教师可以用平静、缓和的语气,谈一谈复习和预习的目的。或者,静静聆听一个学生讲诉他从课中学到了什么。

音乐  用一些轻柔舒缓的器乐曲,轻轻降低音乐音量并让它放完。它能帮助学生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放松,让学生处于一种利于自然无意识整理与存储的良好状态。

简笔(思维导图) 课堂不需要大量的记笔记,但不能没有痕迹。比如一些要点、框架。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类、建立强大的个人记忆存储,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记忆。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我们不断去丰富和完善它,使它更能高效地指导教学实践。不过,友善用脑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的清新空气,以及在阅读理论方面的启示是有益的。当然,我对它的研究还需深入。

 

 

 

 

 

 

 

 

 

 

学科:英语    学科:英语        主题:现在完成时

 

C:\Documents and Settings\syzxjrh\My Documents\2009.11.6友善用脑编辑材料(经老师)\2009.25友善用脑成果统计\2009.6思维导图资料\上元中学+郭俊娴\南京市上元中学+郭俊娴.JPG

 

本图说明:

    根据树的组成,从低到高依次介绍了现在完成时的定义、结构、动词变形、非延续性动词娈成延续的状态,由浅入深,便于掌握记忆,同时还对现在完成时与过去完成时作了比较。

 

 南京市上元中学   初二(10     郭俊娴

学科:语文   主题:(成人)在一天内可以做的事情        

C:\Documents and Settings\syzxjrh\My Documents\2009.11.6友善用脑编辑材料(经老师)\2009.25友善用脑成果统计\2009.6思维导图资料\上元中学+唐炜\思维导图.jpg

本图说明:

 我们每天都被许许多多的事情所困扰,但是,您想过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和发生后可能给您带来的后果吗?

    本图将人们(主要是成人)一天可以去做的事情分成了若干个类别,并分点表明了这些事件和可能导致的结果。通过这个表,我们可以清晰地辨别将要去做的事情是否重要或能不能涉足,这对于我们节约自己有限的时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南京市上元中学     初二(2)班         唐炜 

 

 

学生姓名陈浩然    学校:南京市上元中学    班级:初三(8)班                        

                   学科:初中思想品德       主题:多项关系式解析图                  

本图说明:(内容为所描述知识要点或记忆的方式,限300字以内)

第一幅:

举措反映

A                                                             B

                         作用

A1                                                            B1

 

A2                                                            B2

 


A3                                                            B3

 

A4

此图为多向关系式解题图,主要是阐明BA的作用,A从设问中获取,B从材料中读取,B分别为三点,相对应到A的四点,其中B1B2B3分别对应到A1A2A3,而且共同对应到A4,答题过程中,用主干考点及其意义来过渡,主干考点来自于材料,其中不忘最后总结考点知识,总结为B1B2B3A4的作用。

 

     指导老师姓名:王情       

指导老师推荐理由:

 

友善用脑教学理念的核心理念是所有的学生多是天生的学习者。因为他们有着结构复杂、功能奇妙的大脑。每个大脑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和记忆方式也不一样。友善用脑教学任务,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建立起自己独有的知识和记忆体系。友善用脑教学的方法是,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我的教学方法,就让我教会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我们作为江宁区友善用脑教学课题实验基地学校,积极学习和推进思维导图帮助我们创新教学,从而师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更清晰地思维,让大脑具有最佳表现。

此图为解决学生,最畏惧的中考关系类主观题型的思维导图,能有效的化复杂为简单,化难懂晦涩为通俗易懂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在本班及本年级的有效利用率较高,同学们非常欢迎陈浩然的这种推理分享,比语言讲解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动手操作答案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点 燃 学 生 的 思 维 火 花

        ——基于友善用脑理念导向下的数学教学实践初探

南京市上元中学  吴琨

【内容摘要】 《新课程标准》是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宗旨。友善用脑教学新理念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和宗旨。友善用脑是让学生在安全、 友好、快乐中学会学习, 发挥每个个体的才能, 发现个体的长处,改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上减少压力, 进行多感观刺激,使得学生好学、乐学, 最终成为终身学习者。

关键词】 友善用脑、高效、快乐中学习

一.推行友善用脑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目前,中小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学习疲劳是学生在连续学习之后出现的一种生理、心理异常状态,其表现是: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学习疲劳有暂时性学习疲劳和慢性学习疲劳两种。暂时性学习疲劳通过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学习疲劳消除需要花较大力气,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发展下去对孩子十分不利。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各科课业负担重,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的创造力就被慢慢被压力葬送了.学生被推荐标准的学习方法,被要求背诵大量的日期、理论、概念等. 然后通过标准的试卷或者正式的论文来让学生反馈这些知识。

    著名英国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托尼·布赞认为应该首先要致力于教授学习者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他们如何思考、如何记笔记、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等知识。如友善用脑的重要理念是倡导画思维导图,它是其中一种方式,从强调知识转为强调个人如何吸收自己想要的知识。只是不再是被叫或被填塞,而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情况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并在自己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寻找帮助与指导。这种方式可以是教与学双方都更轻松、更愉快,因而也更见成效,很有现实意义.

二.何谓友善用脑

1. 友善用脑的教育理念:

友善用脑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Cristine Ward)应用最新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她一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友善用脑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以脑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会学习为理念的、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它为实施素质教育、为教师由“主导型”向“指导型”转变, 为推进新课改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友善用脑所追求的是让学生在安全、 友好、快乐中学会学习, 发挥每个个体的才能,发现个体的长处, 并且利用这个长处促进其他的弱项的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尊重所有的学生, 改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上减少压力, 进行多感观刺激,使得学生好学、乐学,最终成为终身学习者。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2. 友善用脑的生理基础:

    脑科学研究表明,在学习新的信息的时候,脑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神经通路上。当有新的刺激通过感觉系统传入大脑,大脑的神经元就会发生生化反应,大脑神经之间的联系就会增多。也就是说,原本孤立的两个神经元可能由于新的刺激互相激活,神经元之间就建立起某种联系。如果这种刺激持续出现,那么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也就会逐步稳定下来,这就形成了记忆,产生了学习效应。
  正如通过锻炼可以促进肌肉生长一样,勤用脑也可以促进脑功能的发展。虽然学习不会增加脑细胞的数量,但是,它可以改变脑细胞的大小,使其树突更加茂盛,形成更复杂的神经联系网络。这就是聪明的真正奥秘。
   
友善用脑是建立在脑神经科学的基础上:大脑的神经传导通路以电化学脉冲的形式传递信息。种重要的神经膑胝体连接着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两个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当两个半球能够进行有效互通时才会有最好的思考和学习效果。

    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友善用脑有效教学理念的正确性,提出了有善用脑的教学理

念。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集现代记忆和学习的知识于一体,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轻松愉快

地学习,使其在校学习更加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是通过以下几点促进学

习的:减少引起压力的化学物质的比例:增加有益于神经传导和大脑生长的化学物质的比例;

加强左右半脑的神经联系。

三.友善用脑理念下活动的实施

(一)教学流程

    友善用脑课堂的突出个性表现在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可以说情趣线是贯穿课堂教学中的一条主线。

1.教学准备,调节情趣 教学准备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知识的,情感的,技能的。 情趣上的准备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教师通过音乐、谈话、抚摸等手段使学生在心理情绪上做好 准备。

2.明示目标,调动情趣  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教和学两方面的目标。教师交待教的目标,学生根据内容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都是为了同一目的,也就是对课堂学习有一个整体的定位,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有一个确定的方向。

3.分段实施,激发情趣 教学的实施过程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呈现出多种方式:自学式、小组合作式、探究式等等。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都要根据内容和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10——15分钟为一阶段,适当的进行健脑活动。

4.课堂总结,迁移情趣 教学从整体的目标出发,最后还要回到整体,或冥想,或归纳,或画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提升,为进一步的迁移做好准备。

(二)教学策略

    友善用脑的课堂教学所使用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和手段,有音乐、运动、思维导图、冥想、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等。

1.音乐 音乐的使用无处不在,而且神奇无比。音乐可以调节情绪,可以渲染气氛,可以帮助提高记忆效果。友善用脑的课堂离不开音乐,友善用脑的课堂音乐多种多样。

2.运动 有序的课堂运动可以减少引起压力的化学物质,产生有利于学习的化学物质,达到大脑健康;可以增加氧气供应来补充能量,缓解身体的压力,防止学生走神; 可以加强左右脑的联系,提高大脑的整体功能。

3.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将思维外化为图,帮助学生梳理思维,使知识系统化,记忆个性化。学生借助他们自己喜欢的图形,把自己的思路,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示出来,达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长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记忆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总体把握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切忌追求图的形象和完美,思维导图不等于美术作品。

4.冥想 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再造事物的形象,回忆整个学习过程,将知识和情节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冥想,课堂教学动静结合,舒缓有度。

5.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感受效果,将不同感官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不仅变换了学习的方式,整合了信息接收的功能,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例如认识角的特点 ,让学生通过摸、画、比、折等多种形式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例如语文阅读教学理解,其结果可以读出来,可以演出来,可以说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画出来。

6.以自己的方式记忆 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风格是不同的,有的是视觉倾向性,有的是听觉倾向性,有的是动觉倾向性,有的是总体把握型,有的是分析倾向性。 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优势来学习,尊重学生的差异,提高记忆的效果。

(三)教学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遵守科学性的原则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涵: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脑科学和神经学的要求;所传授的知识、方法要科学;教学进程要符合认识规律。

2.人本性原则 友善用脑的本质就是友善待人,就是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时要关注主体的全面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要调动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使每个学生主动快乐地发展;要关注主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体验,个性化方法。

3.和谐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和谐表现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与学生,教师和学生,平等、尊重、互助;表现在教学情趣的浓厚;表现在学习形式丰富多样;表现在训练的强弱、难易适度;表现在教学环境的安全、舒适。

4.高效性原则 友善用脑的课堂不仅追求实效,而且追求高效。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不是为表面的热热闹闹,而是为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实施原则:

1.物理环境:

良好的通风、舒适的桌椅以及摆放、尽可能使用自然光、可靠的设备气味、音乐等。教学环境:多感官刺激. 多种多样的活动,分时间段学习.科学合理地把课堂分成三个动静结合, 交叉的部分。

    2.学生心理环境:

良性的心理暗示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学生轻松愉快的环境、心情, 并且及时给大脑补氧。在讲解语言知识点的课上, 让学生小组合作, 找出他们认为重要的应该讲授的, 然后每组讲解一段,其他组可以补充,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使得学生掌握知识, 同时体会成功和快乐

    3.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面对新知识带来的新观念、新态势,要求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做好行动研究。要认识到学生的潜能和每个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采用最好的教学模式,让他们能够高效、相对轻松而快乐自然的学习。

    推行并实施友善用脑,可以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个性被发现、被尊重和得以体现的自信。那么怎样在课堂上很好地运用友善用脑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帮助促进学生学习?其中笔者主要把友善用脑理念下的思维导图和音乐引入英语教学.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1.思维导图运用于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思维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的最大作用之一便是开发大脑潜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它由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创造的,通过独特的画图方式,可以成功开发人类的大脑潜能,让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富有创造力。    

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学习的帮助作用在于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而神奇的思维方式、一个工具。目前全球有超过2.5亿人在应用这一有效的思维工具并从中受益。它用图画概念-----非概念的东西尽量不写字,有利于长效记忆.它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每一幅图画就是一张帮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脑工作原理的使用说明书。

 思维导图是功能强大的记忆参照物。为了加深记忆,让学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总结,绘制思维导图。它对制图者和有作用。是一个人在特定时间就摸一主题进行思考的方式的写照。他体现了作者的分析与创造性思维和他的整理与储存数据的自然方式。思维导图的形式很多。多数形式是从一个中心主题发散的“树状图”,以主干、小树枝、树叶组成。沿着分支卸下关键词或符号。也可以借助符号、图表、粘贴画、模型、卡片、悬挂物等。学生自己设计的具有个性的形状、图形或文字建立起来的记忆, 很容易被还原为所需的数学原理的自我表述。用适合自己的总结方式进行反思,比教师给学生一个知识框架, 让他们记忆效果好。这样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记忆深刻。因此,思维导图的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作用显著。例如,利用思维导图,做课前知识预习的准备,有助于进行发散思维和整理思路。有效输出,运用目标语言,完成课堂交流任务;利用思维导图,记课堂笔记;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以下主要讨论后两者

1利用思维导图,记课堂笔记

东尼·博赞认为整洁的笔记其实是凌乱的.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让人的左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作。他建议在记笔记使用一张大一点的空白纸,最好有A3那么大,这样能使你打大脑看见思维及信息的全貌。做笔记时,尤其是听课或者听讲座时的笔记,最重要的时记下关键词和重要图像。传统意义上整洁的笔记,是指那些按顺序且呈线性的方式组织的笔记。而我的学生喜欢快速而就,到处画满箭头与符号。但这里的凌乱是视觉上的,而不是内容上的杂乱。记笔记时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视觉美观。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整洁的笔记,从信息角度讲,其实是杂乱的。在那些整洁的笔记中,关键信息是隐蔽的,并且混杂于一些不相干的词语中。而那些看起来凌乱的笔记从信息角度讲却是整洁的,它们能及时地表明重要的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当你最终完成思维导图之后,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它都会是整洁。 你往往花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在另一张白纸上整理完成思维导图。而它所记录的信息量,如果你用传统的笔记方式的话,一个小时也写不完。

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思维导图是最有力的复习武器,用于复习总结先前所学的数学概念知识和新知识,有效复习和预习。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利于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反思,高效学习。如"四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等。画思维导图时要注意:选择几种不同的颜色的笔;教师指导主题的定位;思维导图应当提倡多分支和多级别。最终端越具体越好。(如画不下去了,说明那一点短路,知识体系没连接上,就是需要着重看的地方;每个学生运用只有自己可以看懂的小图、顺着思路绘制下去。

2.音乐运用于数学教学:

友善用脑的教育理念强调:音乐是教学的帮手,它可以立刻为课堂营造有益的课堂气氛,运用恰当,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不同的状态适用于不同的教学过程或阶段。恰当把音乐引入课堂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运用:

除了考试都可以使用音乐

课前:尽快使学生身心平静,放松,头脑清醒,利于导入情境状态,使用与心跳节奏(大约每秒一拍或慢拍)的器乐曲。

课中:在思考问题中,使用朦胧音乐,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中,使用进行曲,有利于组织和整理;在收集整理信息时,使用莫扎特管弦乐音乐,有利于学习者平静,精神集中,并且有意识的学习;

    课后:复习和反思学习时,使用节奏松散的梦幻音乐。利于知识回忆,巩固和提高;

另外,注意音乐的使用策略:音乐音量要小,成为背景音乐;依据课堂活动所需的节奏选配不同的音乐.(可以使学生动起来的 如讨论、发言;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的  如上课;可以让学生实行课堂转换  如学生活动、下课;可以成为学科的背景音乐的等等。

. 结束语

推行友善用脑,要求我们老师极大地尊重所有的学生,要大力地赞扬学生的具体的优点和长处,表扬学生的进步和独创.不要强调学生的不足,不要使用批评和惩罚。了解尊重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允许他们以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快乐地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任何人之间的横向比较是不太好的习惯,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才会有丰富多彩的世界,才会有创新的可能。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总之,实施和开展友善用脑理念指导下的教与学,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改善教学方法,进行多感观刺激,减少课堂压力,营造宽松课堂学习气氛,使得学生好学、乐学,最终成为终身学习者。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运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几点思考

南京市上元中学      赵立龙

 

摘要: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够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英语课堂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英语教材是语言材料,情感必然贯穿其中。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只有从沟通感情入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学生才能对教师的指导心领神会,才能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去,才能有感而发,起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教育;课堂参与;思考

新课程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念。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严重,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因而,研究情感策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目前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就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几点思考小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自身英语专业修养,影响学生情感态度

不断加强英语专业修养,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去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与英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表现在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沟通和传递。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学科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它是我们用来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在发展学生情感态度方面比其他语言学科更具吸引力和优越性。英语教师如果具有扎实的英语素养,如清晰、正确的英语发言,规范的英语语调,庞大的英语词汇储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及译技能,那么我们教师这种扎实的英语知识,在无形中会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并对教师形成一种崇拜感,这种崇拜感将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这无疑会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起到教学相长的妙效。

二、关爱学生,培养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师生关系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融洽的师生关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其英语学习。美国人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也指出: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是搞好教学的前提,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一堂没有情感的课是一堂不成功的课。因此,本人无论课上课下都十分注重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课堂上,我以自然亲切的教态、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感染学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如我会利用课前两三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轻松的谈话:“How are you today?” “You look great!” “You seem to be upset, what’s wrong?” Are you happy today?等等,这些不起眼的小对话,使学生感受到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把良好的情绪带到学习中去。课后我经常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爱好,耐心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这样与学生心心相通了,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我所教的这一科目,把对老师的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授的课程上来。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平等。而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因此教师要对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抱有一颗博大宽厚的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后进生。只有你把爱心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你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互动,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与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号召力。首先教师应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以自己的真诚和无私对待学生,乐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对你敞开心扉倾吐心声。其次,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并经常进行情感交流,利用机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心理,特别是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更应时刻关心他们,用情感化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讲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意志。当差生学习上遇到挫折面对困境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学生,做到诲人不倦,百问不厌,直到学生弄懂、明白为止。当学生生活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我们则可以是他们真诚的朋友,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而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则可以是他们的师长,来帮助他们释疑解难。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还要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把教师作为谈知心话的好朋友,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多种有效的情感呈现手段,激发学生课堂参与,体验成功

呈现活动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在一种能使意思明了的情景中清楚而自然地说出新的语言,同一语言项目的呈现方式也要随时间、场合、情景及授课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另外,语言的交际性也决定新的语言项目的呈现要科学合理,灵活多样,这样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悟出新语言材料的意义。下面几种情感呈现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参与,体验成功

1)直观呈现。直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英语,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利用实物、卡片等呈现生词,运用图画、幻灯或其他电教设备介绍新的语言项目.如在呈现“half”一词时,就用小刀把一个苹果切成两半或将一张纸撕成两半来教这一单词.这种直观呈现的方法一方面使学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新语言,有助于准确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也能变得生动活泼,给学生以深刻印象.

2)身体语言呈现。教师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语言的效果,并且能使所呈现的内容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收到表情达意、事半功倍之功效.如在呈现“laugh, cry, jump, asleep, happy, angry, put on, take off”等词与词组时,教师只需利用眼神、面部表情或动作等就能使学生一看便知,一听就懂,一练就会,并能激发学生的模仿、参与意识,同时还能活跃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情景呈现。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切实可行的、恰如其分的语言环境,把学生置于交际或半交际的语言情景之中,为学生的语言交际提供场所.如在处理 Birthdy的呈现步骤时,教师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盒,走到一位学生跟前说,“Today is your birthday. Happy birthday to you! Here’s your present.”他马上不假思索地说,“Thank you very much.”接着教师指向后面同学,示意往后传递,于是这个同学又拿着这份礼物转向下一位说“Here’s your present.”这样创设情景再伴以有效的连锁操练,学生理解所呈现的语言知识就容易多了.

4)讲故事呈现。利用讲故事引出新知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好办法.英语教材里有一些人物、说事情、谈经历的对话或短文,如A lucky escape, The Ghost in the Park, The Taiwan earthquake等.教师在呈现时就可以紧扣教材内容用极简单的英语编成短小精悍、易懂且生动有趣的故事,再配以简笔画,边画边讲,这样做不但可以结合实际,寓思想教育与语言教学之中,还能把训练学生听力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为后面的打好基础.

5)疑悬念呈现。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设计疑点,设下悬念,能勾起学生的强烈的破疑愿望,激起他们寻根探源和求知的欲望,从而促使师生向具有"信息沟"的交际过渡.如在处理Murder in Valley Town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a murder . A young man was murdered last night. Do you know who murdered him?” 这样给学生留下悬念,他们就会关注稳重的人物命运,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神饱满,充满激情,把更多的注入到教学中,使知识传授的过程渗透着情感的交流,以情动人,感染学生,不断激起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终学会用。

四、尊重情感价值,彰显褒奖魅力

初中生表现欲强,好胜心切,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教师应利用这一特征,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能,充分进行表现;同时教师在学生进行表现的过程中,适时地给予正确的评价,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促使他们不断进取,体验成功的喜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上教师给与学生积极性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好方式。如:对回答得好的学生,可以用“Very good!”(很好)、“Excellent!”(好极了)等进行表扬鼓励,给予充分的肯定;对表现一般的,也可用“Good!”(好)、“Well done!”(不错)来表扬,让他们品味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培养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表现欠佳的,切不可加以斥责或冷嘲热讽,可以用“Make it easy”(别紧张)、“Try it again.”(再试一次) “It doesn’t matter.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没关系,我相信自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语言,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从而消除惧怕紧张情绪。积极恰当的评价,既满足了学生对成功的需求,又强化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除此之外,教师可利用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的Read and act, Pair work , Group work, Make up dialogue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situation, retell the text 等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表现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在课内活动中得到表现的机会,唤起情感共鸣。还可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如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举办英语角,进行英语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充当其中能胜任的角色,从而在参与中充分表现他们的才干,在活动中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信心总是和自主性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自信。
结束语

对学生来说,情感总是伴随学习的全过程,影响着学生动机的强弱,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学习成绩的好坏。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就不可能产生师生间融洽的感情,不会激发教与学的热情,就不会有良好的授课效果。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问题的意志,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从而提高英语学习。

 

 

 

 

 

 

 

 

 

 

 

 

 

学习   探索   实践

——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南京市上元中学     周益群

 

    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中存在的问题:化学用语多,记忆困难;内容多概念细,难以理解;复习课比较枯燥无味,学习效率低等,我用思维导图这把钥匙解决了一些问题,得到了一些实践体会。

一、教学对比,引发思考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1]教育过程中我常用生活事例激发学生,化学本身就很有趣,且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我在每届新生第一次上化学课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干柴为什么燃烧?灭火器为什么会灭火?酒是怎样产生的?醋为什么是酸的?汽水等饮料的生产原理?身上穿的、脸上抹的、头上染的、鞋上檫的、还有洗衣粉、洗洁精 、去污粉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在教学中我常用生产实例激发学生:我提出农业上的农药、化肥以及工业上的颜料、染料、粘合剂,化工产品原料和实用化工产品都离不开化学,钢铁工业的生产原理等等; 用社会实例激发学生。如污水处理、空气环境净化、三废的再利用、白色污染问题、燃料燃烧问题。总之,通过这些实例的讲述,再加上教师的加工渲染,学生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体会了化学,对化学有了兴趣。但随着第四单元的教学开始,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化学没了兴趣,不喜欢,惧怕化学,本单元几乎集中了初中化学所有的用语,元素、元素符号、原子离子的构成及符号的书写,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化学式化合价等等。没有了生动形象的实验,学生感觉比较枯燥,又因为它是主科,非常重要,学生只好皱着眉头去学,可想而知学习效果会怎样?学生在家长、教师的重压下被动学习,成绩偏低,不爱学,可能还会泯灭学生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没有成就感可言。教师教起来也不轻松,辛苦半天不出成绩,也是有苦难言,学生对化学概念、符号书写始终记忆模糊,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二、思维导图,激发兴趣

我校开展“友善用脑”课题的研究后,我开始尝试让“友善用脑”的理念和方法走进化学课堂,使我的化学课堂发生了变化,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化学的复习课比较枯燥无味,学生的感觉都会了听不进去,但真让他们回答提出的问题,不是丢三落四就是顾此失彼,更谈不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往往让人感觉抄夹生饭。针对第四单元内容多概念细的特点,我在上复习课之前布置作业:基础知识自己复习,每人画一幅“思维导图”,尽可能详尽的覆盖知识内容,可以用知识树来表现知识点间的联系,勾勒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和线条,标注关键词。学生们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各种图案、色彩来表示,卡通形象、动画形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形象,没有限制、自由的想象、联想,只要有利于自己记忆和掌握,比比看谁画得最好。上课前我把学生的作业收集上来先看了一下,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学生个个动手作画,甚至班级“睡觉大王”也表现非凡,而且决没有相同的第二张。上课时同学的热情非常高,踊跃的展示自己的“图画”,同学们把化学知识融入了自己喜爱的画面中。

Fig.1  用鲜花状的思维导图

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表示物质的构成

Fig.2  用蝴蝶状的思维导图

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章知识点

表示物质的构成

    

 

 

 

例如,冯程同学将该单元的知识点与一盆鲜花联系,花盆里有四朵开放鲜艳的花,并用不同的色彩勾勒,整个设计新颖使人耳目一新,花盆为本单元课题,花茎为本单元四课题,叶为知识点,看似简单的一幅画,但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可见他的家庭作业不仅认真完成,而且他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也相当清楚。鉴于该生平时学习被动,成绩很一般,我抓住该机会全班解读他的思维导图,给与他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并告诉他如果再细化知识点的话就完美了,他的努力赢得了大家一致掌声。冯程激动不已,从此以后,他每节化学课都很认真听讲,尽管进步很缓慢,但看得出他很努力,并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忽然明白了“友善用脑的理念”即强调“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的真正含义。

三、追根溯源,理论支持

我运用思维导图的灵感最初来源于《友善用脑》一书,初试尝到甜头,进而促使我追根溯源,进一步去研读有关著作。思维导图(Mind Mapping) [2]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所创,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钩,每一个挂钩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钩。这些挂钩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资料,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有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同时,思维导图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码的使用,不但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思维导图更轻松有趣,且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巴赞,2005 [3]

我们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每节课45分钟,一天七八节课,毕业班的学生可能更是惜时如金,早晨晚上加班加点,期中期末考试尤其中考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喜欢,并能保证高效率和保持高度的兴趣?我们一般的做法,就是想法设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通过有趣的实验、通过潜心设计的活动等,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认为只要学生有学习兴趣、想学习就一定能学好,所以兴趣是第一位的。殊不知想学好除了兴趣之外还应该有一个积极思维的健康活跃的大脑。试想,一位学生已经上了好几节课,大脑混沌,思维缓慢,甚至已经是头脑空白了,这样的学生即使他热爱学习、即使他强迫自己睁大眼睛,学习效果又会怎么会好?思维导图最佳地结合与利用了左右半脑的功能,左半脑负责逻辑、语言和符号;右半脑负责形式、颜色和形状,将左右半脑相应功能进行结合,就可以将需要学习的东西有效地以形象化的方式组织起来,存储于长期记忆之中。

思维导图的好处在于,它可以节省时间、重新组织学习的内容、提高回忆的程度和调动创造力,这种记忆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生更喜欢亲自动手去做,从而加快学习的速度。

四、巧妙运用,助益教学

新西兰的教育家克里斯蒂老师说:真正的教师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人,思维导图不仅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同时帮助他们找到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将新的知识整合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建立新的图式和形成意义建构。[4]教师作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支架式教学帮助学习者通过对知识输入的经验解释,提高将知识转换成自己内部表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改革,探讨新的学习方法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取得突破性的收获。我在进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该单元知识点多,方程式多,注意点多,又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能否突破该单元学习,某种程度直接取决于化学能否学好,在当堂新授课快结束前五分钟,我请同学们完成思维导图:你认为酸碱需要掌握的内容尽可能详细的画出来。同学们认真地边思索边作画,看得出学生适应并且掌握了这种方法。

Fig.3  思维导图3

——复习《酸碱》知识点

表示物质的构成

 

 

 

Fig.4  思维导图4

——复习《酸碱》知识点

表示物质的构成

 

 

我课后及时把思维导图收集上来,了解每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与帮助,让他不掉队,跟上全班步伐。根据思维导图,我设计下节课的练习习题就可以增加难度,以期突破难点,把住重点,到达我预期设想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五、自我实践,教学反思

通过几次这样的尝试,我有几点体会:

1、将“友善用脑”的理念带入教学课堂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避免学习兴趣降低而导致的课堂问题。同时恰当的设计教学活动,不但可以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通过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让老师更多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2、“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好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轻松记忆,同时培养了学生分类、归纳、总结多方面等能力。尤其是在复习阶段,思维导图走进化学复习课,可以尽可能详尽的涵盖知识内容,并且能充分体现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知识网络。通过评比的方式,看谁得画画得更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地学习热情,大家都踊跃的展示自己的绘画天赋。

3、教学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课程知识,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我的教学方法,那就让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这是我学习“友善用脑”的心得,也是我今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实践的动力。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加深记忆,重新组织学习的内容,使课堂学习更快速、有趣、高效。

学生感言:

我发明了“汪润线”

开展友善用脑以后,我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轻松、很愉快的事情,没有任何负担。因为每位老师态度都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总是用欣赏、鼓励的眼光看待我们,从不强迫我们做什么,总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调动我们的学习热情。我们的班主任曲老师是这样,生活指导老师李老师、体育老师也都是这样,特别是数学老师,在一次数学上,全班同学在一道几何题上被难住了,而我却想到了添加一辅助线的办法把问题给解决了,于是老师当场将这条辅助线命名为汪润线,我简直高兴极了。友善用脑真好。

初三6   汪润

我学会了关心人

以前,我是一个很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但是自从课改之后,我慢慢开始为别人着想了。

有一次,我有一道特别难的数学题不会做,而我们组恰好要说这一题,但这道题在我们组只有汤启航会,所以,我求他带我上,我下次带他上,他不同意,这时,程诚说:“在我们这个组,既然是个集体就要互相关爱,汤启航你就带上他吧。”这时我的心顿时温暖起来,后来,我也帮了他们上过。

渐渐地,我学会了关心其他人,课改真是好!

                                                 一(5  钱晨

课改给了我勇气

我原来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生,不太爱与别人交谈,因为我不会表达,特别是在上课的时候,生怕说错了,就一直却缩在那儿只是听却从不发言。但是由于这一次的课改,我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爱说话表达能力也一般好,现在的是我最活泼,开朗的时候,是因为课改给了我这种锻炼的机会,让我能有机会站在讲台上展示我自己,当我第一次站上去时很紧张又说错了,但是我很开心了,因为我勇于尝试了我最害怕的一步。

                                                 一(5 袁茜

我学会了自主学习

课改让我学会了自主学习。小学时代,学习都是被动的,往往是老师布置什么,自己就写什么,我也是如此。但自从课改,要做导学案了,我就不这样了。

记得有一次,那是我第一次做导学案,我本想像以前一样,把书上的要点,字词翻书抄下来。可导学案上大部分题目都是需要读完课文才能做的。没办法,我只好把新课预习了一遍,这才完成了导学案。

后来做导学案做多了,不知不觉自己已会自主学习了。现在,就算不做导学案,我也能自主学习了。

课改让我学会了自主学习!

                                                  一(5 庞思践

 

 

 

 

 

 

 

 

上元中学

 

(第三期)

 

 

上元中学

(第一期)

 

 

 

 

 

上元中学

(第一期)

 

 

 

 

 

上元中学

(第一期)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