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研究动态第五期
发表日期:2012/12/8 10:48:57 作者:蔡军 有1448位读者读过
上元中学
学
科
研
究
团
队
动
态
(第五期)
目 录
心动,源于生命的第一次 朱桂红 卷首语
生物组
《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教学设计及设计说明 侯艳 1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课堂前测分析 张高平 5
《植物的开花与结果》课堂学生状态观察分析 吴丹 6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课堂结构分析 尹广妹 8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课堂提问分析 戴显俊 10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后测分析 邓纪勇 12
英语组
《Teaching plan for 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 胡芝娣 13
《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课堂前测分析 魏俊 19
《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课堂氛围细则 陶亚丽 20
《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学习过程的学生参与细则 顾红宣 20
《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评析 吴早祥 20
《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行为细则 陈军 21
《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课例研究报告 谢银华 22
《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反应分析 朱丽 23
《
《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课堂后测分析 包小明 25
《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课件设计和演示分析 姜晖 26
语文组
《核舟记》教学设计 蒋开慧 27
《核舟记》课堂学生状态观察分析记录表 徐纯玉 29
《核舟记》前、后测分析 李燕 31
《核舟记》提问统计和分析记录 费丹丹 34
《核舟记》友善用脑角度评课 李杏丽 35
心动,源于生命的第一次
第一次眺望喷薄跃出的朝阳,第一次欣赏浪卷如雪的大海,第一次俯览层峦叠嶂的青山,第一次凝视宽广辽阔的草原,从心底蔓延出来的悸动如潮水般席遍全身,那份源于生命中第一次遇见的美丽在回忆时总让我心动不已。
人的一生,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总会有数不清的第一次让人难以忘怀。如同我,离开熟悉的环境,告别相识的同事,走进这所新的学校。第一次彻底改变的生活让我茫然失措,但新环境宽松的氛围,新同事温情的笑脸,让我内心深处充满感激,突然明白,原来这样的第一次也让我心动欣喜。
走近了,才有欣赏的心情。其实很早就听说过“友善用脑”的理论,很早就听说过上元中学“课例研究”的如火如荼。但那只是抱着旁观者隔岸观望的心情,如同欣赏满园娇艳的花朵,看过了美丽,闻过了香气,仅此而已。从没想过,我的教学,我的生命也会和它们靠得如此之近。
初到上元,第一次聆听了友善用脑的讲座,画面上新西兰湛蓝纯净的天底,克里斯蒂老师魅力四射的笑颜,孩子们无一例外尽情欢笑的身影,再加上“音乐”、“冥想”、“ 思维导图”等等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让我在好奇、羡慕之后,清晰的感受到“友善”的春风正扑面而来,丝丝清新的幽香沁人心脾。这样近距离欣赏美好的第一次让我心动不已。
第一次参与了历史组的课例研究,作为一名课堂结构的观察员,全程记录一节课的结构,从时间的分配,到每个环节的思考,我从没有过这样的全神贯注。但也从心底认识到,课堂经过这样的打磨,教学经过这样的历练,舍却无用的话语,摒弃多余的杂质,才可能真正实现有效。尽管只是初识皮毛,但参与的快乐和反思的收获依然让我心动不已。
大自然的林林种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总会如耀眼的光电在我们内心留下第一次的心动。只是有时,这份美好的心情在过了时间、过了场合之后,也只会被当成埋在心底的回忆,让你偶尔翻阅而已。
所以,如果你如我一样有了心动的瞬间,那么请珍惜这份难能可贵的第一。如果这样的心动震撼了你的内心,那么请将这份心动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积极参与,努力探究,在教学改革的舞台上不断求索。我相信,这样的生命会因为绽放而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朱桂红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南京市上元中学 侯艳
设计说明
七年级学生刚迈入中学校园,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虽然对于开花结果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但仍不知道其中的原理。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等,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
本节内容知识点比较多,也涉及到了许多专业名词,怎样才能使学生充分活动起来,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当中?我主要是从观察、动手、合作、练习等不同方面入手,多方面、多角度地设置教学情景,再结合语文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好奇、有趣的状态之中,激发他们主动去探索的兴趣,而教师则可以充当一个引导者,很轻松地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
一堂课有了一个好的开头,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大半。一般情况,大家会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作为这节课的导入,也有的是先欣赏花的图片再提问,我认为可以换一种新颖的方式来导入,既然视觉上大家都考虑到了,为什么不从听觉入手呢?于是便设计了一端配乐散文朗诵《春》,并激发大家展开想象,想象出一片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情景,从而自然地导入新授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教师个人的语言。这节课所授的内容是花,而花在人们的眼中是浪漫的代名词,所以我在课堂上也力求语言的优美、抒情,并结合古诗词、十大名花等图片,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在优美的意境里,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点。
本节课有一个学生小组探究活动——花的基本结构。在这里,我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改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让学生们逐一地数出并画下各结构的数量和形状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我便让学生们将花进行解剖,然后把各个结构粘贴在白纸上,并上讲台来展示、介绍。这么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给他们提供一次展现自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增强课堂上的互动效果。
无论是哪个学科、哪个教师,都要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还是要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考虑。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和体会,经验较浅,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项目 |
教 学 内 容 | |
教 材 分 析 |
地 位 和 作 用 |
本节内容是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本章从植物各个器官的结构、功能,完整地将绿色植物的一生展现在学生面前。花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果实也是植物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识别果实的结构是学生学学习果实的形成过程及果实成熟的基础。 |
教 学 目 标 |
(一)知识目标: 1. 识别花的基本结构,并说出花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概述开花传粉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 |
重 点 难 点 |
(一)教学重点: 1.识别花的结构 2.并说出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二)教学难点: 1.观察花的结构。 2.认同雄蕊和雌蕊的重要作用 |
项 目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意 图 |
新 课 导 入 |
1.播放配乐散文朗诵《春》片段。 2.提问: ① 你知道这是谁写的什么作品吗? ② 通过笔者的描述,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番情景呢? 3.过渡: 我们知道,春天会有很多的花开放,争奇斗艳,非常美丽,可你知道植物为什么要开花吗? |
1.欣赏配乐散文朗诵。 2.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
通过散文欣赏,引导学生说出“开花”的现象,再通过提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导入课题。 |
一、 开 花 |
1.提出问题:究竟什么叫做开花? 2.提问: 绿色植物都有开花的习性,但是它们开花的习性却又不一样,你知道下列花卉开放的季节吗? 3.展示古诗《大林寺桃花》,先请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再思考问题。 4.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骚客写出了优美的诗句来表达对花的赞美,你能不能举几个例子呢? |
1.观看开花过程的视频资料,归纳出开花的概念。 2.观察教师出示的四种开花植物的图片,说出这些植物都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 3.欣赏古诗,思考问题: ①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 ② 从这种现象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③ 你认为影响植物开花的环境因素还有哪些? 4.学生举例。 |
利用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观看图片、古诗,说明了植物开花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情感升华 |
项 目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意 图 | ||||||||
二、 花 的 结 构 |
1. 展示我国“十大名花”图片 2. 提问: “十大名花”可谓是各领风骚,但是万变不离其中,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你知道有哪些吗? 3.出示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4.指导学生小组探究:花的结构 5.指导学生进行表达、交流。 6.提问:大家对于各部分的名称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了,那你知道这些结构都有什么功能吗? 7.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花最主要的部分。 8.出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图片,并简单介绍植物的传粉和受精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9.出示不同时期花的图片,提问:受精后,花的各个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
1.欣赏“十大名花”,注意观察其颜色、形状、大小、结构等因素。 2.快速阅读课本,说出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3.说出教师所指的结构名称。 4.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① 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识别你所带来的花的结构,并将它们依次粘贴在纸上。 ② 尝试说出这些结构的功能是什么。 ③ 讨论:一朵花中最主 要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5.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自制拼图,并进行介绍。 6.分别说出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功能。 7.思考花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说出理由。 8.根据图片说出雄蕊和雌蕊在植物生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归纳、总结。 9.看图,思考教师所提问题。 |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作好铺垫。 通过课堂小练习,巩固知识点。 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 互动 根据小组探究的结果,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 ||||||||
三、 课 堂 总 结 |
1.提问: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掌握到了哪些知识呢? 2.巩固练习: ①指出箭头所指结构的名称。 ②在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______和______,因为它们和_____与______的形成有关。 |
1.说出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2.做课堂练习题。 |
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掌握的情况,还可以改变课堂总结的形式,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 ||||||||
四、 板 书 设 计 |
第五节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一、开花: 1.开花的定义: 花瓣等展开的现象。 2.开花的习性: 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花的结构: 花 花柄 花托 花萼 花瓣 花药 雄蕊 花丝
柱头
子房壁
果实 种子 胚珠 |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课堂前测分析
南京市上元中学 张高平
本次前测观察的是初一(3)班,共37人,测试题型是填空题,现将测试结果分析如下:
第一道题:花的基本结构有 雄蕊 、 雌蕊 、 花瓣 、 花萼 。这道题考察 “花的基本结构”与“花的完整结构”的区别,准确率100%。第二道题: 雄蕊 和 雌蕊 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 果实 和 种子 的形成有关。这道题主要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形成感性认识,准确率100%,第三道题:花授粉后胚珠发育成 种子,整个的 子房 发育为果实。这道题考察学生子房的结构与果实形成的关系,第一空准确率96.7%,第二空准确率89.6%。这三题的答案在书上都能找到答案,主要考察学生预习时是否细心,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课前预习充分,绝大部分学生能从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只有个别学生答题速度较慢,导致第三题没做完。
就生物学科而言,让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直接了解基本的概念,但如何透过现象看生物的本质,则需要观察、实验、探究等实际动手操作来达到目的,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花的结构”是 这节课成功的关键。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前测分析。
《植物的开花与结果》课堂学生状态观察分析
南京市上元中学 吴丹
【观察方式】
用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方法:学生是随机抽取的样本。样本的抽取方法,本节课是初一(7)班共有37名学生,共分成8个小组,四组4人,三组6人,一组3人。随机抽取了3组,共11人,样本约占总体的29.8%。样本的抽取具有随机性,样本容量适中,每小组内的学生分别编号甲、乙、丙、丁,每小组A、B、C层次学生分布均匀。
【观察过程】
1. 在小组学习讨论时观察学生的状态,记录学习现象;2. 在学生独立思考时,观察小组里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方便操作,学生状态分三种不同情况记录现象:A 层次表示学生听到老师的指令后能立即投入思考,积极进行看、想、思考,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B 层次表示学生
《植物的开花与结果》课堂学生状态观察记录表
学生 编号 |
活动 序号 |
小组讨论时 |
独立思考时 |
备注 | ||||
A |
B |
C |
A |
B |
C | |||
甲 |
1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6 |
|
|
|
√ |
|
|
| |
乙 |
1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6 |
|
|
|
√ |
|
|
| |
丙 |
1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6 |
|
|
|
√ |
|
|
| |
丁 |
1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6 |
|
|
|
√ |
|
|
| |
戊 |
1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6 |
|
|
|
√ |
|
|
| |
己 |
1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6 |
|
|
|
√ |
|
|
|
【观察步骤】
《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本节课中教师共设计了六次学生活动。其中集体活动三次:一为了解植物开花的习性,用时2分钟;二为认识花的结构,用时3分钟;三为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用时2分钟。分组活动三次:一为讨论影响开花的因素,用时3分钟;二为分组竞赛:有关花的诗句,用时5分钟;三为小组探究:分析花的结构并展示,用时8分钟。数据汇总交流,得出如下分析表:
【数据汇总】
学生状况 |
|
A |
B |
C |
备注 |
独立 思考 |
1 |
10/11 |
1/11 |
|
|
2 |
11/11 |
|
|
| |
3 |
9/11 |
2/11 |
|
| |
小组 讨论 |
1 |
9/11 |
2/11 |
|
|
2 |
10/11 |
|
1/11 |
| |
3 |
10/11 |
1/11 |
|
|
【简要分析】
1. 本节课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充分。其中集体活动三次,分组活动三次。在集体活动中能充分说明植物开花的习性,集体教授花的结构能有效让学生了解整体知识结构。在分组活动中,一次作为小组竞赛,有效激发了学生进取心;一次是让学生进行分解花的结构,在讨论后分组展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
2. 学生在思考时是比较积极的,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能沿着教师的思路得出正确的结果。
3. 教师的点拨、指导很好,对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到位。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课堂结构分析
南京市上元中学 尹广妹
1.导入
评价与建议:配乐散文朗诵《春》片段。过渡:春天会有很多的花开放,争奇斗艳,非常美丽。视频播放——植物开花的镜头,学习什么叫开花?
视频与散文诗的朗诵,这样一种情境的创设,很快的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境界。用时约2分钟,非常合理,很好。
2. 内容讲解:开花的习性
评价与建议: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季节不同。不同的植物,花期也有差异。
图片展示,简洁明了,学生学习不会存在任何困难,这样安排符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用时约2分钟。
3. 动动脑活动: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评价与建议:三个问题:1.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2.为什么会有这现象?结论是什么?3.影响开花的因素还有哪些?
小小的一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过学生讨论不是很充分。整个用时只有1分钟我的建议是既然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倒不如这个活动不要,因为这个内容并不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4. 学生活动:找找其他赞美花的诗句
评价与建议: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给予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这个活动用时约5分钟,同时这个活动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把生物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我觉得这个活动还是非常好的。
5. 课外拓展:中国的十大名花
评价与建议:图片展示,用时约1分钟,我觉得这块内容可以穿插在开花的习性中播放,这样知识给人一种整体的感觉,不然,总觉得这节课的知识很零碎。当然如果仅仅是起着过渡的作用,放在此处也无可厚非。
6. 自主学习:花的基本结构
评价与建议:学生自主学习用时约4分钟,师生共同归纳整理,用时约3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简单归纳——师生共同归纳补充——教师详解雌蕊和雄蕊的结构。在师生共同整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强调了花的基本结构从下往上,从外向内的顺序,在详解雄蕊和雌蕊的结构时,教师运用了模型,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我觉得在学习雄蕊和雌蕊的结构,用模型讲解固然很好,但是由于模型太小,后面的学生不容易观察到,如果教师能结合板图,我想效果会更好。
7. 分组探究:不同花的结构
评价与建议:其实这个活动是对前面知识学习的一个拓展延伸,主要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同时也符合友善用脑的科学。尤其是学生的成果做得非常成果,学生也能从中获得成果的喜悦和快乐,教师让个别小组展示了各组的成果(如果用实物投影仪就更好了),尤其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对于没有机会展示的,各小组把各自的作品上交,教师给予适宜的评价,并且在班级的墙壁上粘贴,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菊花如果用来观察花的基本结构比较不适宜,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还是要认真面对,不能简单的一句话就过去了。新课程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放性思维,遇到学生带来的不同花,教师可以多讲一句。整个活动用时约16分钟。
8.讨论两个问题:
1.花的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表格)2.一朵花中的主要部分是什么?
评价与建议:第一个问题的讨论用时约4分钟,虽然用的时间比较多,但第一个问题也为第二个做好铺垫,所以比较合理。第二个问题的讨论就水到渠成了。这个教学内容如果能渗透情感教育会更好的。对于一朵花,最主要的部分并不是美丽的“外表”,而是并不显眼的“内在”——雄蕊和雌蕊,因为雄蕊和雌蕊是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呢?这样情感得到升华。
我觉得整个课堂结构很合理,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活动的安排等都很到位,也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也突破地很好。个人认为如果在“花的结构”教学中把“分组探究活动”安排在前面,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讲解安排在后面,应该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直观到理论。从用时角度来说,前面的关于开花的有关内容相对于教学目标而言,花的时间较多,也影响到后面的教学内容,使得后面的时间有点紧。
《开花和结果》课堂提问分析
——提问似那串珠的线
南京市上元中学 戴显俊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技巧,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素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听完
首先通过吟诵《春》的诗句,学生感受春的繁花似锦,从而引入新授内容。“植物为什么要开花?”“究竟什么是开花?”
学生观看开花过程的视频,说出开花的概念。
学生沉浸在美丽的开花的过程中,在学生兴趣浓烈时,教师扩展提问“常见花卉在什么季节开放的?”
学生争先恐后地的抢答。教师以此引导学生学生思考植物开花的习性。这里也可以换以“植物的开花受哪些因素影响?”这样学生更易理解和回答,因为通过第一章中学习,学生已知道生物因素的概念。
视频呈现古诗《大林寺桃花》和思考问题:
①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
② 从这种现象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③ 你认为影响植物开花的环境因素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正确率高。
我认为假如希望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先呈现古诗《大林寺桃花》和思考问题,然后提问“常见花卉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并分析制约其开花的可能影响因素。这样学生的思维会发散更广,但也可能耗时教多。
下面的教学内容安排,好似“中场休息”,靠靠学生对花的赞美诗句,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此环节安排有趣,体现学科的综合和考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借鉴。假如这环节教师的参与更深入些将更好,而不仅仅做评判者。但倘若每个环节都细致透彻,恐怕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教学时间的分配应以教学的重难点分配,这一点
在学习花的结构时,教师由十大名花缤纷多彩,引导出花的基本结构。教师通过花的模型展示花的结构。学生识记快速有效。
接着学生分组活动,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识别学生自带的花的结构,并将花的各部分的其一依次粘帖在纸上;思考问题“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粘帖,兴奋快乐。
这一环节后,学生展示小组作品,教师评价。
思考“花的基本结构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大多明白,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作答。
最后教师为下节课内容铺垫“受精后,花的各部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整节课教师以课堂提问为线索,串联各知识点,使课堂结构清晰,学习目标明确,在设计提问时,注意由浅入深逐渐增加提问难度,提问时尽量用浅显易懂的生物语言,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多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师的提问能得到有效的回应。这节课所有的教学安排,教师心中有数,以问为线,珠珠闪亮。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后测分析
南京市上元中学 邓纪勇
1.测试题完成情况:第一题正确率为81.6%,第二题正确率为75%,第三题正确率为100%,总体表现良好。
2.错误原因分析:第一题主要错选是C,学生对花萼和花瓣的位置关系不大明确,主要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和解剖花的结构时没有让学生注意看它们的位置关系,在开花的图片中花瓣的展开比较明显,花萼的展开过程被忽略所导致。第二题主要错选是C,学生对雄蕊和雌蕊的具体功能掌握的不好,与异花传粉的内容没有学习到也有一定的关系。
3.教学建议:本节教学中花的结构内容应重点突出,让学生观察、解剖和画图,在加深对花的结构的认识的基础上熟悉各结构的主要功能。对描写花的诗词不必花费较多时间去进行小组活动,以免影响整节课的重点内容的学习时间,花的结构在学生看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学生动手绘制的内容,如画雌蕊和雄蕊的结构,这样更能使学生记清。
Teaching plan for
南京市上元中学 胡芝娣
Teaching aims:
1. To know the appearance , ability, character, food and danger of wild animals;
2. To get information from listening material and to complete a passage using the known information;
3. To know wild animals are in danger and to take actions to protect them.
Step1:Lead in
1. Do a puzzle. “ It is very fat. It has black and white fur. Its hometown is
2. Show a picture of giant panda named Xi Wang.
3. Show some pictures of Xi Wang and her friends.
a. Mothers take good care of us.
b. We like eating bamboo shoots and leaves.
c. We are good at climbing trees.
d. We are friendly towards each other.
e. We are in danger.
4.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giant pandas?
Wild animals |
|
1.Appearance |
fat; black and white fur |
2. Ability |
climb trees |
3. Character (习性) |
◆quiet; ◆ friendly towards each other ◆ mothers take good care of babies; |
4. Food |
bamboo shoots and leaves |
5. Danger |
hunters kill them for their fur |
Step2. Pre-listening
1.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igers?
1).Appearance
yellow fur with black stripes
2). Ability
run fast; be good at hunting other animals
3). Character
live as a family; live alone
4) Food
animals
5).Danger
People make medicine from tigers’ bones.
2.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wolves?
1) appearance
grey fur
2) ability
good eyesight, hearing and smell
3) character
Be friendly towards each other;
Work as a team;
Never attack people;
Do not kill for fun
4) food
animals; insects; snails; vegetables
5) danger
the loss of living areas
Step3. While-listening
1. 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nd complete A1.
2. Check answers.
3. Listen again.
Step4. After-listening
1. 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a report about tigers.
◇Tigers are big and________. They have ______ eyes, yellow____ with black ______.
◇ They can ______ fast and they are good at________ other animals.
◇ They live_____ ______ _______ until baby tigers are 2-3years old. Usually they live_______.
◇ They eat _________.
◇They are in _______ because hunters _____ them for their _____ and________.
People make ________ from their bones.
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a report about wolves.
◇Wolves are not very big. Most of them have______ fur.
◇They have good eyesight, _________ and _______.
◇They are ________ towards each other. They often work______ ______ _______. They never________ people. They do not kill for ______.
◇They eat animals, ________, snails and_________.
◇They are in danger because of the________ of _______ areas. If people continue to ______ ______ trees, soon wolves will have no _____ or ______.
2. Check answers and read together.
3. Ask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class.
4. Activity
Four groups have a competition. Say any sentence about tigers and wolves.
one correct sentence= one point
5. Watch a video about protecting wild animals.
在第一次授课后,课例研究组老师共同指出了教学设计上的问题是:没有生生互动。因此我将教学设计做了适当修改:
将Step4 After- listening
1. 2. 改为
1. Complete A2
2.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A: How does tigers/wolves look?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What can they do?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What is their character?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What do they eat?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Why are they in danger?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1. 选课的思考
在接到了友善用脑及课例研究公开课的上课任务后,我一直在思考选哪种课型来上,reading上过多次也听过多次,对这一课型的授课方案心里还是有些底的;曾经在区优质课评比中上过main task,对这一课型也算是摸出了一丝门道; 在2009年市教研室组织的课例研修活动中上了checkout,有很大的收获。而一个单元的几个重要课型中只剩下了Integrated skills, 以前的公开课我一直不敢上这一课型,因为对这种课型我真不知该如何去拿捏,很迷茫,不知所措。但我想不能一直逃避下去了,这次我大胆地选了Integrated skills这一课型来上,是想挑战一下自我。同时也想让自己在这一课型上多思考,多揣摩,多酝酿,之所以现在的不知所措,是因为以前都没有给自己思考的机会。其实只有用心去做了,不管最后的课上的好与坏,上课前准备过程的每一步都就是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另外,我也想做个抛砖引玉,让自己的教学设计被其他老师来做评论和提建议,同时也希望能看到其他老师在这一课型上的见解和做法。
2. 磨课的思考
准备这一课是在上课前四天开始的,开始准备时,看着教材,满脑子空白,不知该从何下手,我一下子根本想不出一套完整的授课方案,只好一步一步的去想。这是一节综合技能课,原则上应该是要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全部溶于整节课中,这又是一个单元唯一的听力教程,所以解决听的问题是重中之重,于是我就将“听”作为本课的着眼点,从听前的铺垫,到听力任务的完成,再到听后的任务,这样把这节课的框架就构建好了。随后,我开始思考听前的铺垫,本课的内容是关于老虎和狼的外貌、能力、习性、食物和危险五方面的知识,我就想到先用学生们已经熟悉的大熊猫来导入,开头让学生猜个谜语——大熊猫,然后展示出一系列大熊猫的图片,图片都是精心挑选的,第一组是Mothers take good care of us(习性),第二组是We are good at climbing trees(能力),第三组是We like eating bamboo shoots and leaves(食物),第四组是We are friendly towards each other(习性),第五组是 We are in danger(危险). 在歌声中欣赏完大熊猫的图片后,学生对大熊猫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然后再出示一张表格题,让学生说出大熊猫的五方面知识。紧接着就将大熊猫换成老虎,带着学生学习老虎的知识,老虎的外貌、能力、习性、危险四方面知识学生都会有一些表达上的障碍,所以我就用了一张张的图片来教授生词或短语,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难词汇,而且对它们会记得很深刻。接下来用同样的
3. 友善用脑的思考
友善用脑,直到现在,我还是似懂非懂的,我对它的理解只是形式上的,如冥想、健脑操、小组合作。但我一直认为,形式终究是形式,形式是内容的表现,抓住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友善用脑的精髓一定远远不只是形式,它的内容,它的实质,一定是需要老师们去用心体会,用心思考,怎样去做才是友善地让学生动用他们的大脑。我认为,老师的提问方式,对学生的纠错方式,对学生的鼓励方式,还有组织学生间进行有效的合作,这些课堂里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融友善用脑入其中。
南京市上元中学 魏俊
一.前测练习设计的意图
前测练习,并不等同于单纯的复次检查也不是单纯的预习练习,而是需要将前节课所学过的知识与这节可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起着衔接和过度的作用。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听并从两篇听力材料中获取关于tigers和wolves的信息,认识不同动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能力长处、主要食物以及各自所面临的危险 ;运用已掌握的信息使相关文章意思表达完整。上节课所学的是if条件状语从句和用because、because of 表示原因。但所给学生的前侧练习似乎并没有达到这一目的,没有将这两个内容进行融合,从而达到衔接和过度的作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的反馈
第一大题共5小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if条件状语从句的掌握,if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主句用一般将来时 。全班41人中10人答错,正确率达73%;第二大题共8小题。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生词的预习情况,题型是根据首字母或中文提示完成单词,除了Wolves和mice学生能写出来,剩余的6个单词,学生几乎都空缺。
三,一点建议
本人也在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前侧呢?是否改换为这样的题更妥:
1.Wolves are in danger because of the l of living areas.(其中because of是上节课的知识点,而the loss of living areas是这节课的新的内容)
2.If tigers have babies ,they will live as a family .(其中if从句是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而 live as a family 是本节课的重点短语)
3.Tigers are in danger because people h them for their fur and make medicine f their bones .(其中because是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make…from…是这节课所要学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前侧情况的分析,不足欠妥之处,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课堂氛围细则
南京市上元中学 陶亚丽
整节课的氛围是轻松、自然的。在大部分的教学环节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出现错误时,老师也没有立即打断纠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这节课的容量大,生词多,老师通过听看等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整节课的气氛不沉闷。在呈现camel时,老师一开始让学生自己说camel的外貌,学生较沉闷,老师没有等待,而是立即自己说:strong or weak,big or small------,给学生选择,学生立即参与进来了,反映了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不错。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用了很多鼓励的词语(good,wonderful等)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结尾时让学生冥想的音乐让课堂紧张的气氛松弛下来,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本节课所学内容,做到张弛有度。最后的group work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气氛立即活跃起来,让学生有进一步学习 的愿望。
学习过程的学生参与细则
南京市上元中学 顾红宣
南京市上元中学 吴早祥
课堂教学行为细则
南京市上元中学 陈军
本周二,我校进行课例研究,先听了
一、明确的教学活动的指向性和多样性
1、胡老师的教学活动都与教学目标一致。课伊始,他放了一个和熊猫有关的视频Xiwang and her friends,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回顾了熊猫的生活,然后学生在展示的table中填Appearance,Ability,Character等,原来是为了展示有关老虎和狼的table,过渡自然,由浅入深导入到本课的教学内容。再如,有关成龙保护动物的视频教育了学生如何关爱动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升华。
2、每个教学活动是多维度展开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多样。
在教学虎和狼的特征时,采用超链接
3、教学活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如;学生在进行对话训练时老师给出了课外知识作为参考,elephants——tusks——ivories(象牙饰品), tigers——bones——medicine,
sharks(鲨鱼)——fins——fin soup,bears ——paws ——bear’s paw dish。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小组对话时有话可说。
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在语境中呈现新学的内容,在语境中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通过清晰准确的指示语、有效的教学示范、滚动的语言练习,使学生体验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设计方面,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教学过程中的多次输入、分层输入以及难点的分解、信息的提取和加工等环节。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实践、整合和提升等学习过程,最终实现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对旧知识的整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新的能力。课堂上师生互动多层次展开,不仅是一般师生问答,而且采用友善用脑的方法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回顾老虎和狼的外貌和特征等知识,学生们在小组竞赛的热烈氛围中抢答本课所学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增强。
总之,这次初中英语课例研究课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
南京市上元中学 谢银华
“学习语言的学生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他们必须获得动机去学去记.”如果学生象一只旱鸭子,不下水去亲身体验是学不会游泳的. 胡芝娣老师这节课,巧妙的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采用高度生活化,高度感性化,高度巧妙化的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英语的海洋里畅游,点燃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热爱英语的火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listening,它属于任务型的课堂教学。这节课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破了教学难点,本节课整体教学良好,教学步骤清晰,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课堂组织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点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下去
本节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其二是学习环境宽松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性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本节课中,
本节课贵在真实、自然,巧在开放,妙在营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英语天地.
但在课堂活动安排上有不足之处,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师生互动平淡,应先让学生熟悉话题内容,再进行讨论,完成句子最后编出自己的话。学生讨论的话题和焦点明确,设计的话题范围适中,课堂看似平静,但收效可以,不过,学生缺少对内容内涵的深入挖掘。教师仅是设了融洽的课堂气氛,没有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教师对学生错误后的反应
南京市上元中学 朱丽
本人于
第一处错误是在完成有关大熊猫内容的表格,教师问道:What’s panda’s character?学生一回答:Eating bamboo shoots and leaves。教师对此学生回答错误后的反应是进行积极引导,继续补充道:this is panda’s food .Is It friendly/ quiet? 教师一系列的一般疑问句来提示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quiet ,friendly, towards to each other ,mothers take good care of babies。
第二处错误是教师问道 :Can you recall sth about tigers?学生二回答:Because tigers……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教师故意重复because单词来提醒该生所犯的错误, 并和全体同学补充完善共同帮助该生找出正确回答。
第三处错误是在听录音后完成填空,其中有一句是they have bright eyes ,yellow fur with black stripes.学生三回答的是:They have two eyes。教师听到学生错误回答后进行合理的指正,鼓励该生找出正确答案。
第四处错误是教师给出关于狼的内容的填空。学生在读出答案的时候,犯了拼读的错误,如:wolves are sad because of the loss of living areas.学生四把loss读成了lose,针对此错误,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引导纠正帮助带读单词三遍,使学生真正掌握其读法。
第五处错误是在教学的最后环节——冥想,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提示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学生五回想复述关于tiger’s ability 时,答道run fast ,这个答案本身无误,但是前面的同学已说过,教师对此错误的反应是积极鼓励,说道:Try to be different from others. Try again.
第六处错误是同样的类型错误,学生六说:wolves often work as a team .这是wolves’ character,此前也有学生回答过的,属于重复回答。
教学内容的整合
南京市上元中学 张蓉
1. 本节英语课例研究课教学目标定清晰准确。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通过听一段材料,识别几种动物的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能力长处,主要食物以及面临的危险,上课老师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放了很多关于动物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2.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内容。
听材料前,教师有一个听力策略的培养,教师让学生 完成一个关于几种情况的表格,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投射一些生动形象的 的图片,教授一些听力中的单词和短语,比如black stripe,be friengly towards , usually live alone never attack people, he loss of living areas.让学生容易容易理解并记住这些单词词组,学生消除了单词词组障碍, 听起来就容易多了 .
3.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前面学过关于大熊猫的文章,教师通过让学生完成大熊猫的 appearance ability,chacater的表格导入,学生感到亲切,任务明确,过渡自然。
4. 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经验联系紧密。
教师在讲解tiger bones 时,投射了麝香虎骨膏, 学生经常看爷爷奶奶用的药,很熟悉,从名字上就知道它是虎骨做的,印象深刻,易于记住。
5 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学习主题有一个整体认识。
教师开始放映的很多关于大熊猫的憨态可掬的照片,让学生喜欢上动物,填表格,做听力,让学生了解老虎,狼 的外貌习性,食物以及面临的危险,最后一段杀戮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知道动物们面临的危险,从自身做起,做一些保护动物的力所能及的事,自然过渡到speak up.
6 教学容量信息大
多媒体最大好处,课堂容量大,本节课有图片,有视频,有音乐,给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效果好。
7 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教材
开篇很多可爱的大熊猫图片和音乐,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里,让学生的心沉静下来,后面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抢答说出老虎和狼的appearance ability,chacater danger,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回忆所学内容,并展开小组竞赛,以及视频放映动物被杀害,都是教师创造创造性的运用教材的表现。
“友善用脑”理念下的课堂后测分析
南京市上元中学 包小明
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提出了“友善用脑”的理念,其核心内容是:把“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刺激和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今天,我们英语组进行“友善用脑”课例研究活动,听取了
一、 课本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
二、后测的设计意图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友善用脑的教学理念,我们设计了两大题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第一大题是将短语译成英文,共有8小题,主要检查本课中单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我们都知道英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是每位英语学习者要过的关,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们选择了本课中的8个短语来检查“友善用脑”教学下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
第二大题是短文改错题。给出一篇短文,文中含有8处错误,请划出并改正。这道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能懂基本语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在文章中学会运用。正所谓词汇学习离不开句子,句子学习离不开文章,文章学习要学会理解和分析。这也是我们设计此题的目的。
三、 后测情况反馈
从全班所有试卷中随机抽取了25份,并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得到的数据如下:第一大题短语译成英文中第一小题3人出错,第二、三、四全对,第五题2人出错,第六小题1人出错,第七小题3人出错,第八小题全对。
总之,从数据上看,本课呈现的词汇教学是成功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因为
第二大题中,第一小题15人出错,这些同学没有能找出文章中的错误,应该把write 改为write to ,说明学生没看懂句子意思,第二小题3人出错,第三小题有12人出错,应该把in dangerous改为in danger. 说明学生对介词后应该加名词,概念混淆不清。
从数据上看,短文改错错误率明显高于第一大题。说明了我们平时教学中,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友善用脑的理念下,不断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所寻求的目标,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将任重而道远。
南京市上元中学 姜晖
上周二有幸听了一节由我校
课件的内容选择和表现策略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评价我给出最好评A。本课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一是学生掌握并运用描写野生动物外貌、性格、能力、食物以及面临危险的词汇和句型。二是掌握表达观点的句型。能力目标一是学生能从听力材料中获取不同野生动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能力长处、主要食物以及各自所面临的危险。二是能综合所听、所读的信息将一封关于野生动物信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情感目标是学生通过了解野生动物面临的危险,激发学生保护、爱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针对这三种目标
本节课的课件的素材和演示手段优化了教学结构。本课的教学结构合理清晰,步步紧扣,水到渠成。第一步通过一首迈克尔·杰克逊作词作曲并演唱的被誉为“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曲”拯救世界(Heal the world)作为开场曲。它是一首呼唤世界和平的歌曲,十分优秀,歌词倡导人们保护和珍惜我们的环境,让战争远离,世界和平,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地方,那就是爱,让我们营造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荒地,生机勃勃,到处充满了温暖和欢乐。第二步承上启下,通过对大熊猫外貌、性格、能力、食物以及面临危险等的提问填空,既复习了reading部分的内容又为下面老虎和狼的出场做好准备。第三步通过同样的表格逐步呈现老虎的外貌、性格、能力、食物以及面临危险等,同
《核舟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南京市上元中学 蒋开慧
一、教学目标
1、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
3、学习本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
4、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4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实物投影)学生在小正方形上的字展示,得出在这点大的东西上写十个字很难。可是,我们遇到的王叔远,却能在上面刻人\刻……学生七嘴八舌说出核舟上内容,教师不做任何点评。
过渡:能不能有点顺序地说给别人听听? 事先做好核舟的同学,可以手拿核舟说给其他人听。
(二)知文意,清顺序
1.本文的作者是怎么跟我们介绍核舟的呢?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根据作者的顺序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看谁说得准确。然后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三)叹“奇巧”、学笔法
1、重点研读2-5段找出能表现王叔远技艺“奇巧” 的句子或段落进行品析。
明确:体积小\雕刻细\人物多而有神\主题明\物件多
分析人物性格时,让学生表演动作或是看五人图片。
2、研读1和6段的作用
有人说,文章重点是介绍核舟,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多余的。你同意吗?为什么?
例、第一段的概述在全文有什么作用?这么简朴的语言有什么好处?(杜文梅)作者为什么在开头花费不少笔墨写王叔远技艺高超,而不直接写“核舟”?(朱璇)
3、从写作角度谈,作者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吗?
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
(四)写习作、延课外
1、看图写一段文字,写出图片上内容。
2、你一定也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小东西,请向我们介绍一下吧。(课后作业)
要求思路清晰,加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核舟记》学生状态观察分析记录表
南京市上元中学 徐纯玉
学 生 编 号 |
活动序号 |
小 组 讨 论 时 |
独 立 思 考 时 |
备 注 (时间、内容、表现) | ||||
A |
B |
C |
A |
B |
C | |||
S1 |
1 |
1 |
|
|
1 |
|
|
开始教师利用学生的习字拿来展示,个别学生伸颈、前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 学生在手拿核舟、描述内容时,部分组因为没有核舟,没能很好展开此项活动。 在一位同学全班展示时,所有同学的情绪是高涨的。 |
2 |
1 |
|
|
1 |
|
| ||
| ||||||||
S2 |
1 |
1 |
|
|
|
|
| |
2 |
|
2 |
|
1 |
|
| ||
| ||||||||
S3 |
1 |
1 |
|
|
1 |
|
| |
2 |
1 |
|
|
|
|
| ||
| ||||||||
S4 |
1 |
1 |
|
|
1 |
|
| |
2 |
|
2 |
|
|
|
| ||
| ||||||||
S5 |
1 |
1 |
|
|
|
|
| |
2 |
|
2 |
|
|
2 |
| ||
| ||||||||
S6 |
1 |
1 |
|
|
1 |
|
| |
2 |
|
2 |
|
|
|
| ||
3 |
1 |
|
|
|
|
| ||
| ||||||||
简要评述:学生整体比较积极主动,能很好的配合老师;集体回答时声音比较洪亮,面比较广;小组讨论热烈,小组代表发言时很主动,且声音洪亮;学生大部分有做记录的习惯;相对而言,男生比女生活跃;个别学生整堂课没有投入。 |
《核舟记》课堂前测、后测和分析
南京市上元中学 李燕
前测内容
1、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高可(大约)二黍许 B.矫(举)首昂视
C.两膝相比(比较) D.清风徐(缓缓地)来
3、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1-3段中各找一点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有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后测内容
1、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2、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3、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4、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
5、为什么先写船的中部,而不是从头到尾呢?(11人提问)
6、课文以第一段为纲,以末段作结。例“径寸之木”伏下文“长约八分有奇”及“ ”(末段);“因势象形”伏下文“ ”;如“ ”伏下文
7、一词多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 )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以至鸟兽、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 )
③奇:明有奇巧人( ) ④有: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 )
课堂前测分析表格(参考人数41人)
考察内容 |
正确人数 |
全错人数 |
错误的原因 |
主题 |
7 |
34 |
写成“桃核”“核舟”没理解主题的意思 |
照应 |
6 |
20 |
审题不清 |
字词 |
37 |
5 |
选择题,学生障碍较少,“高可”、“矫首” |
顺序 |
2 |
15 |
人物顺序在1-3段各找一点理由,部分学生只摘抄句子,没审题 |
中心 |
29 |
13 |
分析句子,说明文章中心 |
句子分析 |
14 |
28 |
启窗的什么特点,学生写到相望。 |
课堂后测分析表(参考人数41人)
内容 |
全对 |
全错 |
错误的原因 |
人物分析 |
21 |
1 |
把两人的神态写反 |
说明方法及作用 |
4 |
8 |
说明方法写成写作方法或表达方式 |
中心理解 |
1 |
40 |
百分之百的学生写成核舟主题,全文的中心不理解 |
句子分析 |
14 |
7 |
答案多样,题目交代还不够明确 |
顺序 |
14 |
2 |
课堂效率不高,跟老师多余的阐述有关 |
照应 |
5 |
6 |
题目较多,故有些小错 |
字词 |
20 |
无 |
与前测不同,题量大,而且改成写解释。 |
小结:相对前测而言,后测无论从题量上、还是从难度上,都是进一步的检测,旨在检查学生课堂隐形的提高。要求学生不是死的记忆,而是灵活地应答,要审好题、组织好语言,才能真正做到全对。不过,能从表格中看出,绝大部分是有进步的。失误的一题,是受前测和课堂的影响,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本文的作者写核舟记的中心应该是赞美技艺的奇巧。学生错误的人,想都没想就写了核舟的主题。看来,平时上课对于这些可能混淆的概念一定要再强调才行。
《核舟记》课堂提问统计和分析记录表
南京市上元中学 费丹丹
统计:课堂提问共计26次,其中无效提问两次;回答方式以集体回答为主,多达12次;学生个别作答8次,老师直接提供答案4次。
课堂提问的层次大致分两类:基础类,即在文中直接就有答案,不需要概括提炼,属于简单层面的,有10题;理解类,需要进行整理加工,需要对文本有必要分析的,有14题。
分析:课堂主问题很明确,而且层次分明:由分析核舟的说明顺序到品析本文的题眼再到文章的组织构思(开头与结尾的作用)最后课堂练笔,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体现了文章阅读的连贯性和层次性。
穿插在主问题中的琐碎问题过多,不精炼,有些过于浅显,这些旁逸斜出的问题有时会从主问题上游离出去,反而破坏了课堂的紧凑感。
学生个别作答和集体作答的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老师的补充过急过多,所以回答问题的形式是次要的,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在一种形式下充分活动开来。
《核舟记》一课友善用脑角度评课
南京市上元中学 李杏丽
课堂开始时,
一、 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我去选择学习课文的方式,是采用友善用脑教学的最佳途径,因为此时学生已经进入了接收信息的最佳状态。
二、课堂上积极的情感气氛
蒋开慧老师的课不止一次听了,她自然亲切的教态、温婉柔和的语言让听课的人都置身在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创设了一种轻松、自然、自信、激励的教学氛围。
由
另外,老师在学习活动中在碰上困难的地方即时使用小组合作,让学生有安全感,依靠小组的力量来集体解决问题,不会感到孤单、无助。
所有这些积极的情感调动手段,很好地保持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运用多种技巧教学
组织学习活动时,
四、学习是“学生在学习”
老师常常发现,迫使学生学习毫无学习效果而言。通常,人的大脑愿意工作时会工作的更好。但是在课堂上,很多学生缺乏主人翁的感觉,经常是老师提问,学生蹦出几个支离破碎的词语,然后老师来组织出相对完整的答案,较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会记录下来而已。
学生只有有自己的学习欲望,学会质疑,学会用适合自己独特记忆方式的形式才会成功地获得知识。课堂上,学生需要一个这样做的意愿和学习环境——教师要鼓励质疑。
从蒋开慧老师的这节课中,可以发现学生每节课下来后质疑的习惯。因为老师有把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打印在投影上,并在问题后附上提问者的名字。我看到了学生对他们的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特别感兴趣,眼睛里放出了“我能来帮你解决”的优胜者的光芒。此举特别好,如能一直坚持培养,蒋老师的学生肯定很有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这些也是我们课改的有力目标啊!
再看到墙壁上有学生记忆字词含义的思维导图,彩色的笔迹更能激发大脑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图示是学习者有效的记忆方式,我看到了蒋老师友善教学的贯穿和坚持。
总之,这节课让我学习了很多,感谢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